英國與印度達成了一項備受期待的貿易協議,宣布將大幅降低英國琴酒和蘇格蘭威士忌進入印度的關稅。這項由英國商業貿易部於5月6日公布的協議,被譽為英國脫歐以來「最重要的」貿易協定,預計將為英國經濟和酒類產業帶來數十億英鎊的收益。
根據協議內容,英國威士忌和琴酒目前高達150%的進口關稅,將立即降至75%,並計畫在兩國達成協議的第10年進一步降至40%。
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爵士稱這是「英國和印度歷史性的日子」,並表示這是英國脫歐以來達成的「最大貿易協議」,也是印度迄今為止最具雄心的貿易協議。他強調,這項協議將「為整個英國的經濟和就業,帶來數十億英鎊的收益」。印度總理莫迪也在社群平台X上對此表示歡迎,稱其為「歷史性的里程碑」。
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表示,與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達成新貿易協議,每年將為英國經濟和工資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並惠及從英國東北部到蘇格蘭威士忌酒廠等各地的企業。
蘇格蘭威士忌產業的「變革性」機遇
這項協議對蘇格蘭威士忌產業而言意義尤其重大。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執行長馬克·肯特對這項「變革性」協議表示熱烈歡迎,稱其為「一代人僅有一次的協議,也是蘇格蘭威士忌進入全球最大威士忌市場的里程碑時刻」。
降低目前150%的關稅,預計將對整個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的數據,這項協議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將蘇格蘭威士忌對印度的出口額增加10億英鎊(約13.4億美元),並在英國創造1200個就業機會。
印度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威士忌消費市場,也是蘇格蘭威士忌最大的進口國。儘管如此,2024年蘇格蘭威士忌在印度威士忌市場的總份額僅為2%。蘇格蘭威士忌協會預計,隨著關稅降低帶來價格優勢,這一市場份額將顯著提升。
肯特補充說,這項協議對印度同樣有利,預計每年將為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帶來超過30億英鎊(約40.8億美元)的稅收收入。同時,對於印度高階威士忌市場中挑剔的消費者而言,也將有更多來自中小型蘇格蘭威士忌生產商的產品選擇,這些生產商過去可能因高關稅而難以進入市場。
各界普遍看好,唯印度酒廠憂心
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執行長黛布拉·克魯對協議的達成表示高度讚揚,稱這是英印兩國總理及相關部長們的巨大成就。她表示這項協議將對蘇格蘭威士忌和蘇格蘭產生「重大變革」,同時促進印度和英國的就業和投資,並提升印度市場的威士忌品質和選擇。
英國商會(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也對協議表示歡迎,稱其「為我們的出口商帶來了可喜的提振」。貿易政策主管威廉·貝恩認為,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這些關稅削減將帶來巨大的緩解,使英國出口到印度的企業在增加銷售額方面獲得明顯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今年2月已宣布將美國威士忌的關稅從150%降至100%,顯示其逐步開放市場的趨勢。此次與英國達成的協議,進一步確認了印度龐大市場對國際酒類品牌的吸引力。
只是對印度酒廠而言,雖然削減關稅讓英、印的威士忌交易「看起來」更順暢,但是威士忌本身的定義對印度酒廠而言仍不公平;眾所皆知,任何烈酒要被稱為威士忌,必須要符合「在橡木桶中陳釀至少三年」這個英國與歐盟訂下的其中一項法令,問題是在炎熱的印度,烈酒在橡木桶中有時不到一年就已經熟成,若硬要遵循法規,換來的只是劣質的酒款、或是被蒸發大半的酒液,也讓不少印度威士忌無法順利銷往英國。
別因帳面數字而高興太早
知名的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Forbes)也在英、印關稅宣布降稅後表示,這看起來利多的新聞其實背後仍有不少「隱憂」。首要隱憂便是價格的炒作,富比士表示英、印關稅調降的新聞才發布兩小時,他們就收到一封促銷蘇格蘭威士忌酒桶投資的郵件,內容大抵宣揚著蘇格蘭威士忌勢必看漲、未來前途光明等浮誇用語。
對比近年蘇格蘭威士忌投資、包桶銷售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例,富比士擔憂的不只是詐騙猖獗,還有胡亂抬價、欺騙投資人與消費者的有心人士。畢竟冷靜來看,目前的關稅政策仍然存在三個問題,讓蘇格蘭威士忌不太可能占有利多。
其一,帳面數字印度將150%關稅削降至75%看起來很多,就算10年後再降到40%關稅,印度依然是蘇格蘭威士忌在全球出口的最高關稅國家!其二,印度的 28 個邦和 8 個聯邦屬地都分別制定了自己的稅制,也就是說,雖然進口到印度的關稅降價了,但是當產品要分銷到不同的邦或聯邦屬地時,可能又要繳交一筆屬於當地專屬的消費稅或銷售稅。例如,馬哈拉施特拉邦最近才將其稅率從 300% 降至 150%;卡納塔克邦和德里等邦通常又要徵收 80% 至 100% 的稅。
其三,根據統計,印度人每年平均消費超過24億瓶威士忌,但這個驚人的數據是由印度當地價格低廉、甚至在法規上不能被稱為威士忌的平價烈酒所支撐的,而非所有威士忌品牌都吃的開。富比士報導中稱,就算把目前全球銷售排名第一的Johnnie Walker的2023年年銷量數字,帶進印度市場,其總量也只占印度年銷量的10%左右而己,無論在供貨、市占比或價格競爭考量上來看,蘇格蘭威士忌想要順利在印度拿下市場,普飲版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中高價位的精品威士忌了。
結論是,如同富比士在報導中所述,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威士忌、或哪個品牌的包桶投資或銷售,身為投資者與消費者的你,請務必以理性與冷靜的眼光去看待,切莫被話術、莫名又無根據的帶風向投機者牽著鼻子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