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於 2018 年推出了旗下首款量產純電車 e-tron( 2022 年更名為 Q8 e-tron)之後,2021 年接連發表了 e-tron GT 電動跑房車,以及 Q4 etron 休旅、Q4 Sportback e-tron 跑旅等電動車款。
這些電動車款建構於不同的平台,其中的 Q8 e-tron 由 Audi Q8 燃油車的 MLB evo 平台衍生; e-tron GT 與 Porsche Taycan 共用 J1 性能化純電平台;Q4 e-tron 車系則使用福斯集團內的 MEB 純電平台。它們雖以不同平台打造,但都展現出 Audi 針對不同等級與形式的產品,所賦予的先進電能科技。
一路走來,Audi 的電能科技也持續進步中; 2024 年,Audi 透過發表全新 Q6 e-tron 中大型電動休旅車系,正式宣告啟用與 Porsche 共同合作開發的全新 PPE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 )高階電動車平台,而該平台同時是 Audi 與 Porsche 共用的第二款純電車專用平台。
此次試駕的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無論外型、內裝、質感、配備、科技性、空間機能、動力操控以及電能效率等面向,都具備高水準的表現,讓我在試駕之後,對電動車留下了極佳的印象,就請聽我娓娓道來全新 Q6 e-tron 的箇中美好滋味。
PPE純電平台奠定豪華高規格
如同字面所示,PPE 是專為高級豪華電動車款所打造的平台。PPE 平台不僅具備新一代的模組化架構與靈活佈局,同時也承襲了 Audi 在電動車科技領域的深厚底蘊,強調能為中大型電動車帶來更出色的能源效率與性能。以下,我們整理出 PPE 平台的設計特點:
一、為效率與性能而生的800V電力系統
Audi 在設計 PPE 平台時,最先考慮的就是續航里程與充電效率,也因此,PPE 平台最關鍵的技術,就是採用了 800V 高壓電力架構。相較於目前主流的 400V 架構,800V 系統具備更快的充電速度、可減少電能轉換損失的先進熱管理設計,以及高密度能量電池;換言之,PPE 強調能大幅縮短充電時間、減輕使用者的里程焦慮,同時讓動力輸出與續航管理更有效率。
在更先進的技術支援下,PPE 平台支援最高 270kW 的 DC 直流快充,且快充 10 分鐘即可獲得 255 公里續航里程(視車型而定),電量10-80% 快充僅需25分鐘內。另外,該平台整合了 Bank Charging 設計;若使用 400V 直流快充充電時,系統會將電池模組分割為兩區塊,並以各 135kW 的功率進行充電,效率仍比一般 400V 架構來得高。
二、高擴充性模組化平台
PPE 採用全新世代的模組化設計理念,軸距延伸範圍從 2,890mm 至 3,080mm 不等,而透過模組化優勢,讓 Audi 能快速開發多樣化車型;其中包含如 Q6 e-tron 中型 SUV、 Q6 Sportback e-tron 跑旅,以及如房車或跨界等多種車型。
且和 MEB 平台不同的是,PPE 乃針對豪華中高階與中型以上的車型所設計,因此可提供更高性能、更大空間,同時整合更複雜的系統功能;比方說,PPE 平台能視不同車型設定,將四驅主動扭力分配、電子限滑差速器( e-LSD )、後輪轉向系統( Rear Wheel Steering )、主動電子阻尼控制或主動式氣壓懸吊等高端系統加諸於車款。
三、更有智慧的大容量電池
PPE 的電池模組與車身底板完全整合,並可配備最高容量達 100kWh 的電池,除了能降低車體重心,還擁有強大底盤結構強度,進一步強化操控穩定性與撞擊安全性。如此設計也讓車艙空間得以擁有更出色的配置靈活性,提升後排乘坐舒適性,可說是空間與剛性雙贏。
另外,PPE 的電池模組承襲了 MEB 平台的一大優點,即是多模組合一的電池設計;整個電池模組其實是由12個獨立小模組所組成;換言之,若其中的一個模組發生問題,技師可針對單一模組進行維修或更換,而非需更換整個電池模組,因此可提升維修效率並降低後續維護成本。
四、電子與軟體架構升級
PPE 平台使用的全新 E3 1.2 電子架構核心就像車輛的大腦與神經中樞,由五組高效能運算電腦( HCP,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s )所組成,這個核心負責控管包含動力、駕駛輔助、娛樂資訊系統、舒適性功能,同時延伸至安全設計與後端聯網等多項功能。Audi在開發 E3 1.2 電子架構時,主要目標就是打造一套具備擴充性、並能因應未來需求的電子架構,且能在整個集團旗下車款中廣泛應用。
另一開發重點,則是讓不同領域的電腦主機、控制單元、感測器與作動器之間,擁更高效率、且更安全的的連結效率,這樣不只可以應對複雜的系統設計,也能維持整體架構的模組化彈性。此外,Audi 也特別著重在打造高效、順暢的後端連接能力,像是用來支援智能通訊車聯網( Car-to-X )的數據應用,或需要經過大量運算的離車遠端處理功能。
簡單說,PPE 平台的誕生,不只是 Audi 與 Porsche 的技術合作成果,更是一種對重新定義了豪華純電車的設計高度,PPE 平台設計時所考慮的面向涵蓋了充電效率、底盤操控、數位體驗與軟體彈性,且每一項設計都經過深思熟慮,為的就是滿足現代電動車主對於續航力、充電效率、性能與科技的全方位期待。
在了解 Audi PPE 純電平台的優勢後,現在就透過全新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試駕,來感受這款 Audi 新世代純電休旅的各項表現吧!
Q6 e-tron外型前衛動感 燈組魔法師再展功力
大概沒人會說 Q6 e-tron 長得不好看,因為它真的很帥!最初看到國外新車發表照片還沒特別感覺,可當親眼見到本尊時,Q6 e-tron 充滿跑格的優美線條、均衡又優雅的車身比例,以及科技感超濃厚的前後燈組設計,就是有讓你駐足細品的吸引力。
另外,Q6 e-tron 理所當然擁有比 Q4 e-tron 更大的車體尺寸(4,771 x 1,965 x 1,702 mm),但沒想到,和Audi電動車系大哥- Q8 e-tron 相比,Q6 e-tron 除了車身長度與軸距( 2,899 mm )略小於 Q8 e-tron 外,包含車寬與車高都在 Q8 e-tron 之上,讓這款中型電動休旅得以散發出大車般的氣勢。
外型設計上,Q6 e-tron 的頭燈組和兄弟車 Macan Electric 一樣走分離式頭燈設計;上端讓眼神顯得格外銳利的燈組乃是 LED 日行燈,至於整合於前保險桿兩側的才是主照明燈,而且上下燈組都具備高端科技設計!
由於 Q6-e-tron 全車系均標準配備「Matrix LED」矩陣式極光頭燈組,除了擁有自動遠光遮蔽功能、提供更好的駕駛視野及安全性外,上端的日行燈也一併升級為擁有八種數位光型變化功能的設定,讓你在一週七日中,每天都能隨著喜好更換不同光型,且即便每天換一組,還多了一組讓你「優比」。
車頭還有個討喜之處,就是 Q6-e-tron 沒因為自己是款電動車,就把車頭線條刻意搞成滿是平面的極簡風格,反而透過比其他電動車更豐富的「非平面化」細節設計,讓它看起來仍有著十足燃油性能車的模樣。
雖然 Q6 e-tron 沒有引擎、不需水箱護罩,進氣散熱孔閘同樣呈現封閉狀態,但原廠依然在所謂的八角型車頭護罩內部,做出了與車身同色的立體六角型紋路處理,而且,前保險桿下端更充滿著如同燃油性能車一般、造型富侵略性的大型進氣口設計。此法不僅大幅提升了車頭整體視覺質感,同時讓 Q6 e-tron 展現強烈運動殺氣。
「會影響電動車重視的車身風阻係數吧?」可能有人會問。放心,Q6 e-tron 這款中型休旅車的車身風阻係數僅 0.28 Cd ,Q6 Sportback e-tron 跑旅車型甚至才 0.26 Cd,表現贏過許多燃油休旅車,也勝過很多比它還小的車型了。
車側與車尾造型同樣精彩! Q6 e-tron 定位為純種休旅車,但從車側一直看到車尾,線條透著Audi慣用的內斂風格,但視覺上卻一點兒都不平淡,加上標準配備21吋前窄後寬的S line輪圈、內部層次感豐富的全LED尾燈組,以及貫穿左右尾燈的大型LED燈條襯托下,同樣跑味十足,但毫不浮誇,愈看是愈有味道。
另外,原廠還提供了全新的 Digital OLED 2.0 尾燈供買家選配(與氣壓懸吊、方向盤電動調整功能為選配套裝)。這套先進尾燈組內建了三組 OLED 發光面板,而每一組均整合60個發光模組,讓尾燈組也能和頭燈一樣,提供多達八種光型變化供車主自由選擇。
Digital OLED 2.0 尾燈除了亮度與辨識性高外,重點是,還具備了「互動式應用功能」;比方說,若車輛感測到前方出現障礙等緊急狀況時、後方車輛太接近你的車尾時、正在進行路邊停車時,或當你準備下車、而車輛後方有車欲通過時,尾燈組都會透過顯示如警示三角形等特殊光型與閃爍方式,提醒後方其他用路人,以避免發生碰撞。
夠創新吧?我得說,Audi 不論在車身造型、燈組設計與科技上,確實很有一套;說不定沒過多久,就會看到其他品牌車款跟隨 Audi 的腳步玩了。
Audi新家族內裝首演 質感科技大躍進
必須說,包含我在內,現代消費者對於內裝質感與科技性有著高度要求,也因此,各大車廠無不絞盡腦汁,希望讓消費者拍手叫好。Audi 當然聽到消費者的聲音了,他們重新制訂了家族內裝設計語彙,而在臺灣所呈現的首款作品就是 Q6 e-tron !
Audi 新車艙設計概念方向很簡單;就是質感升級、科技滿檔。且在臺上市的 Q6 e-tron 不論是基本款、我們試駕的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或是 SQ6 e-tron 頂級性能車型 ,基本上,它們在內裝上的基礎設計與鋪陳幾乎相同,主要差異僅在於運動化設計;換言之,即使是基本款,也能擁有高階設計與豐富配備。
Q6 e-tron 的儀錶控台造型已完全顛覆我們之前對 Audi 車款的認知;它的整體鋪陳簡約,不失電動車應有的味道,同時透過駕駛導向的不對稱控台折線、剛硬線條、車艙氣氛燈、類鋁合金飾板,以及流行的曲面大螢幕等設計,營造出濃厚的科技感。不僅於此,艙內伸手所及之處,幾乎都以皮料或軟性材質披覆,一次把車艙質感拉到致高點。
配備豐富高科技 完整安全防護更安心
Q6 e-tron 配備面的確不錯。剛提到的曲面大螢幕、也就是新一代的全數位虛擬駕駛座艙( Audi virtual cockpit plus )是全車系標準配備,其中整合了 11.9 吋數位儀錶板與 14.5 吋中央 MMI 觸控螢幕,都是畫面更明亮、清晰的 OLED 等級。
另外,在很多歐洲車上得選配副駕駛座專屬觸控螢幕,在 Q6 e-tron 全車系都已列為標配;這塊 10.9 吋的 LCD 觸控螢幕,能讓副手席乘客獨立以手機與系統連線,透過螢幕來看影片、控制多媒體系統功能,或者能協助駕駛人進行導航工作。
其他標配項目還包含前雙座電動調整附電動腰靠、駕駛座記憶功能、三區恆溫空調、 Audi sound system 6 聲道環繞音響系統(10 支揚聲器)、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手機連結功能以及 Qi 無線充電板。
而你最關心安全部分,Q6 e-tron 將 ACC 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塞車輔助系統、前方/後方/車側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前方橫向車流輔助系統、左轉預警輔助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車道變換輔助系統(盲點警示) 、離車安全警示系統、後方橫向車流輔助系統、360度環景輔助系統,以及全車共 9 氣囊都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這次試駕的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亦示範了列為選配的「 MMI experience pro」內裝升級套件( SQ6 e-tron 為標配)。該套件由更高階的 Bang & Olufsen 3D 高階環繞音響系統( 15 聲道)、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高功率 Type-C 充電插孔(支援前 60W / 後 100W 充電功率,標配為前/後 15W),以及動態車室氛圍燈四個項目所組成,除了提供音質更出色的聲音饗宴外,擁有擴增實境設計的抬頭顯示器,能更準確地提示駕駛人導航的行駛路線。
動態車室氛圍燈則猶如 Q6 e-tron 透過燈光在與乘客對話;當你啟動或關閉電門、車身側面有來車、充電,或可能發生碰撞危險等狀況時,位於儀錶控台後端的 LED 燈條便會視狀況,以不同顏色的光線閃爍或動態發光形式,提醒駕駛人與乘客。老實說,這個選配套件裡的四項目都好用且實用,選配價為 96,000 元,若預算夠,其實挺建議選上去。
至於運動化配備部分,以試駕的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為例,由於標配了 S line 內裝套件,因此,前雙座均為造型動感、且包覆性更好的 S line 跑車化座椅,同時結合S line專屬三幅平底式跑車方向盤,與鋁合金電門/煞車踏板等運動化設計。
PPE純電平台 創造寬敞空間
空間,是以純電平台開發的電動車的一大優勢。Q6 e-tron 使用 PPE 純電平台打造,開發時,就不需特別考量引擎、傳動軸與排氣管的位置,加上電池平鋪於底板、前/後電動馬達座落於前/後軸結構的中央,使 Q6 e-tron 得以獲得更靈活的車艙空間規劃彈性。
坐進 Q6 e-tron 後座,迎面而來的,是充裕且寬敞的空間感。拜純電平台與長軸距設計所賜,它的縱向空間表現不俗,雖還不至能蹺起二郎腿,但前座以身高約 180 公分設定位置後,後座膝部仍有約兩個拳頭、超過 20 公分的長度。
由於使用純電平台、地板不需預留傳動軸或排氣管的空間,因此,Q6 e-tron 後座地板部分完全平整,沒有任何突起,不會干擾後座中央乘客的腳部,也更方便左右移動。另外,前座椅下方刻意拉出寬敞空間,讓後座乘客的腳部能順勢向前置放,搭配正統SUV車體所提供的充裕頭部空間,坐在 Q6 e-tron 車內是一整個舒服,若希望車艙有更棒的開闊感,還可加選列為全車系選配項目的全景天窗(選配價 62,000 元)。
Q6 e-tron 的行李廂容量達到 526 升,符合一般歐洲中型休旅車的表現,且打開車頭行李廂蓋,還有一個 64 公升的置物空間;將前後行李廂容量加總,總容量可達到 590 升!另外,後行李廂的內部線條相當平整,易於規劃行李與物品擺放位置,再透過行李廂兩側拉柄,將40/20/40分離式後座椅背向前放倒打平後,最大置物容量可達 1,529 公升,足敷四人家庭與一般使用需求。
雙馬達動力強悍 PPE展現出色電能效率
這次分配到的試駕車,是車系中的第二階車型-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而引進國內的 Q6 e-tron 從第二階車型開始,就採用了前/後雙馬達設定。雙馬達車型不僅擁有比單一後驅馬達的基本款更大的動力輸出,也因此具備了 quattro 智慧型電子四輪傳動功能。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的前軸搭載非同步式馬達,後軸則使用同步式馬達,雙馬達的綜效馬力達到 387 匹 ( ps );扭力部分,前馬達最大扭力為 28 公斤米 ( kgm )、後馬達可輸出 59.1 公斤米,不論是馬力或扭力,都是相當大的輸出數據,也因此,0-100 km/h 加速僅需 5.9 秒、極速可達 210 km/h。
Q6 e-tron 雙馬達車型均搭載 100 kWh 大容量電池(可用容量 94.9 kWh ), 經WLTP 規範測試,最大續航力高達 625 公里,就讓你打七折也有約 440 公里。另外,Q6 e-tron 因使用 PPE 800V 高電壓電力架構、最大 DC 充電功率高達 270 kW,電池電量從 10% 充到 80 % 最快僅需 21 分鐘,且只需快充 10 分鐘便可獲得 255 公里的續航力!不論續航力或充電效率,都呼應了文章最初提到的 PPE 平台優勢,同時能降低電動車用家的里程焦慮。
為增加行車時的動能回收效率,Q6 e-tron 同時整合了能自行操作的動能回收系統。駕駛人只需透過位於方向盤後方的左右控制撥片(即油車的換檔撥片),即可讓視實際駕駛狀況在「 Auto(自動切換電機煞車阻力)」、「等級 0」(無電機煞車阻力)、「等級 1」與「等級 2 」 等階段間進行切換。而在實際試駕過程中,等級 1 的電機煞車反應最類似油車表現,且不容易因電機煞車過大而感到不適。
但若撥片能控制的動能回收力道都無法滿足你時,還可直接將排檔小撥桿向後一推,進入「 B 檔」。Q6 e-tron 的 B 檔模式就是你熟知的「單踏板模式( One Pedal Drive )」 ,此時能獲得最高的動能回收效果,但也將出現最大的電機煞車力道;除非電缺很大或想多充些電,否則 B 檔比較適合在跑山路時使用。另外,B 檔模式需要更細膩的電門控制技術,才會讓自己和乘客坐得更舒服了。
畢竟是全新 PPE 高階電動車平台的產物,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的底盤結構部分採用了前多連桿、後五連桿設定,結構複雜度與等級均比 MEB 的麥花臣加多連桿來得高檔。另外,原廠還將 S sport 阻尼可變運動化懸吊、跑車式轉向系統( Progressive Steering )、21 吋 Audi Sport 輪圈,以及前窄後寬(前 255/45 R21、後 285/40 R21 )的倍耐力電車專用性能胎列為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標準配備,以賦予該車型更傑出的操控性能。
性能操控科技加持 轉向敏捷動態刁鑽
實際試駕,Q6 e-tron quattro S line 具備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選單裡面有「Efficiency (節能)」、「Comfort(舒適) 」、「Balanced(平衡)」、「Dynamic(動態)」與「Offroad+(加強越野)」等五種駕駛模式可選,每種模式雖擁有不同的輸出個性,但相同的是, Audi 把各模式輸出都調得十分線性,順暢、好開得像燃油引擎。
蘊含強勁動力的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即便處於節能、舒適或平衡模式,都能獲得充沛的加速力道,但能將輸出個性與懸吊軟硬設定在中性狀態的平衡模式,應該是日常駕駛的最佳選擇。
當然,一定得體驗它在動態模式的表現了。開啟動態模式的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加速反應瞬間變得更飽滿,甚至帶點兇猛的味道,但還是線性、還是很容易控制,不會兇到讓人感到噁心,反倒是給予駕駛人隨心所欲的自信,讓你毫不猶豫地以遠勝油車的強悍加速性超越前車,安靜地揚長而去。
不,不是安靜!因為 Q6 e-tron 標配了運動化聲浪控制系統( e-tron sport sound )!這套系統會在你進入動態模式時,連動開啟運動化聲浪,且最妙的是,虛擬引擎聲浪是透過在車頭與車尾的喇叭對外發出聲浪。對,你沒看錯,是「對外發聲」,如此設計完全顛覆過去虛擬聲浪的設計概念,Q6 e-tron 就是要讓車外的人知道,它不是好惹的傢伙。
至於操控表現部分,我們都知道電動車的車體不輕;像 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的車重就有 2,325 公斤。依據物理,重量將直接影響車輛的操控表現,不過,Q6 e-tron quattro S line 卻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操控性能!
此乃高階懸吊結構以及多項運動化設定的結晶。首先,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的高階懸吊結構與大尺寸寬幅前後配圈胎,能讓前後車胎在行進與過彎時,更服貼於地面;由前後電動馬達所組成的 quattro 智慧四輪傳動系統,會視行車狀況快速調整前/後輪扭力輸出、獲得最佳循跡抓地力;而標配的 S sport 可變阻尼運動化避震器,則能在激烈操駕時降低車身側傾幅度,又可於一般駕駛時,提供舒適的懸吊阻尼回饋。
還有個重點,是跑車式轉向系統( Progressive Steering )。簡單說,這套我很喜歡的系統能依照車速或轉向角度,自動改變方向盤轉向比率,讓你在過彎停車時不用轉動太大幅度,進而提升駕駛人轉盤與車輛轉向的反應速度。
結合上述設計所得到的結果,就是車子動態沈穩,轉向也靈敏刁鑽!實際駕駛,Q6 e-tron quattro S line 的強大加速性能已先把車重問題拋在腦後,激烈殺彎時的超快轉向反應則讓人在心跳加速之餘,還會脫口給它個「Wow」的讚嘆!過彎同時,精準的轉盤方向性有助於瞄準每個彎點,且車尾動態毫不拖泥帶水;整台車能緊黏地面,聽話地跟隨著指令攻克前方曲線,讓人勇於重踩電門來探索極限,真要和人在高速或山路來個「小跑」,也頗具贏面。
全面進化 三車型震撼豪電休旅市場!
Q6 e-tron quattro S line為豪華中型電動車市場樹立的新里程碑,說它是一款擁有全面進化的 Audi 新世代電動車絕不為過,而 Q6 e-tron 所呈現的嶄新設計概念,絕對是宣告四環產品新世代正式來臨的表徵!
Q6 e-tron 車系目前有 Q6 e-tron 、e-tron quattro S line 以及 SQ6 e-tron 三種車型選擇,售價分別為 265、315 與 369 萬元。依它的車型等級與價格範圍設定,所面對的市場對手包括 Mercedes-Benz EQE SUV、 BMW iX 與 Tesla Model X 等車,而 Q6 e-tron 的優勢,則在於產品創新度、先進高階電能系統,以及均衡的整體表現;如果你是豪華中型電動休旅車買家,那麼一定得看看這款 Audi 電動車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