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Subaru Forester大改款發表 內裝有感升級但底盤動力依舊

Subaru推出大改款Forester車型,而外觀的改變雖然很大,但不少人認為與其他品牌太過相像。(圖片來源:Subaru)

Subaru在本次的洛杉磯車展當中發表了新一代大改款的Forester,而他確實在外觀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但是他真的長得太像其他品牌的休旅車,因此讓不少網友嗤之以鼻,而如果撇開車輛的外觀不談,其實骨子裡這輛車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底盤、動力基本上維持一樣的配置,但是內裝的提升倒是非常有感,讓人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現代化風格。

車尾的設計也與現行車款截然不同,離地高表現與現行車輛維持相同水準。(圖片來源:Subaru)

雖然這是Forester大改款的發表,但是底盤架構基本上與上一代相同,不過原廠強調在剛性部分有所提高,底盤的剛性提高10%,並且改善的動態操駕感受以及乘坐的品質,而在外觀風格線條上有些人覺得與Toyota RAV4有著一樣個風格特色,基本上整輛車的外型帶來更粗獷的感覺,而方正的特色在現代化的車輛相當常見,但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只能說這次的外觀確實與上一代車型有不同的設計,而內裝的配置更是如此。

內裝全面提升,中央直立式的螢幕是最重要的看點。(圖片來源:Subaru)

內裝的配置基本上就是全新而且有著Subaru風格的設計,儀表台的中央採用的是垂直式的螢幕配置,標配是兩個7吋的觸控螢幕,而高階車款可以配置上Starlink 11.6吋的多媒體系統,這是首次導入到Forester車款當中,並且配備無線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功能,但是儀表依舊是傳統的指針儀表,而空調系統轉盤已經被廢除,但好險的是溫度控制以及音量大小依舊採用實體按鍵設計在螢幕的邊框當中,另外原廠也說到這輛車的尾廂開口更寬大,並且距離地面更近,可以方便貨品裝卸,而透過座椅傾倒的方式將可以創造出多達2.1立方公尺的置物空間,在機能表現上相當優異。

儀表比較可惜的是使用傳統指針式的設計,看起來較為陽春。(圖片來源:Subaru)

在動力系統上一樣也是2.5升水平對臥引擎,並且有著四驅系統的加持,但是動力些微調降2匹(PS),現在最大馬力來到183匹而已,這對於時下的汽車來說並不是太強,百公里加速大約需要耗費8秒,但是在扭力峰值部分則是從24.4公斤米提升到24.6公斤米。另外改進的EyeSight系統將會是一大重點,其偵測的範圍更寬廣,並且可以辨別自行車以及行人,而油電混合動系也將搭配在這輛車上,不過目前尚未透露該動力總成的所有細節。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北美年度風雲車決賽名單揭露 9輛車當中有一半以上是純電車款

Next Post

台南大東夜市旁的知名道路 長榮路歷史悠久還有名店小吃長駐

Related Posts

Kia Sportage小改款在《魷魚遊戲》登場 外觀、內裝大革新

Kia第五代Sportage近日在韓國推出了中期改款車型,針對外觀、內裝和動力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換上了新世代的車輛設計更加前衛且運動化,宛如脫胎換骨般令人驚艷,動力小幅升級,更重要的是變速箱的替換,淘汰七速雙離合器,改採八速自排系統,在市場上將會更有競爭力,其他市場部分預計將會在明年陸續上市。 小改過後的Sportage車頭造型更加銳利,左右兩側有著垂直堆疊的頭燈組,這也是Kia新世代車款的象徵,重新設計的進氣格柵和進氣口營造出自信且挺拔的形象,車側除了新設計的前葉子板外,輪圈也有著17、18、19吋的配置,其他部分基本沿用現有車款設計,齁方換上新的LED尾燈設計,加上後保險桿有著細微變動,…
看更多

座間有個不輕易讓人參觀的汽車博物館! 日本汽車景點旅遊(Day3)!

話說豐田博物館雖然可說是日系車歷史的實體教材,而位在座間的Nissan汽車博物館藏車量其實也不遑多讓, 而且該博物館的藏車量每年持續增加,但和豐田博物館不同是該博物館並非隨時開放民眾參觀,有幸得以入內參觀的Celsior對於裡面的藏車有什麼評價?當然各代的Skyline GTR和其等規版也一併看得到,但除了這些外,該博物館還有哪些厲害的車?又各有什麼故事?
看更多

六年過後中國將有超過100百個電動車品牌倒閉 只有14%企業可以存活

中國的電動車不論是數量或者是品牌都相當多,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下,大家擁有更便宜且超值電動車選擇,但是這樣的狀況並不會持續太久,現在有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目前在中國營運的137家電動車品牌中,僅有19家將能夠實現盈利,這項消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因為中國一直是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重要驅動力,而如果這股驅動力消失,可能會讓電動車的發展稍微遞延。 中國境內的電動車市場相當競爭,現在已經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價格戰,這大大地減少弱勢品牌的利潤率,也迫使一些較小的品牌退出市場,而這場價格戰由像比亞迪BYD這樣的大品牌主導,這些品牌擁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可以透過不斷壓低價格的方式來打敗競爭對手,這也導致競爭對手不…
看更多
https://carfun.tw/wp-content/uploads/2025/01/Explore-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