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電動車的安全問題思考:創新的車輛開門設計是否引發安全疑慮?

近年在電動車等新車型出現的「創新車輛開門設計」是否有操作與安全上的疑慮?圖片為示意。(圖片提供:Tesla)

很不幸地,在即將迎來2025農曆新年前夕,看到有電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意外造成慘重傷亡。不過,本文並非要討論電動車的火災議題,而是近年開始出現在電動車等新車型上的「創新車門開啟設計」。

近年電動車發展如火如荼,各家車廠無不卯足勁推出各式各樣的電動車款以搶佔這塊新興市場。然而,在追求創新與差異化的同時,電動車在很多設計上卻出現了一些引人關注的變化;其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車門開啟設計與使用方式的改變。車廠強調這些創新改變能帶來更便利或更炫酷的用車體驗,卻也引發了人們對行車安全的擔憂。

多數使用者已習慣傳統式內門把手「一拉即開」的設計。(攝影:汪廷諤)

傳統的車門開啟設計歷經百年來的考驗,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且安全的系統;車門的開合方式、鉸鏈位置以及車窗設計等,都經過精密的計算和測試,以確保在發生碰撞時能夠提供最佳的乘員保護。而傳統的車門設計通常具有以下優勢:

結構強度高:傳統車門的結構強度高,還要在門內設計側撞防護結構,能夠有效抵禦外力的衝擊,保護車內乘員。

安全性高: 傳統車門的開合方式相對簡單,不易誤操作,且在發生碰撞時,車門不易脫落或損壞。

通用性強: 傳統車門設計的通用性較強,駕駛者不需要額外的學習成本。

改變使用習慣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

為了追求差異化,以及所謂減少風阻,有些電動車廠商開始在車門設計上進行創新;如採用電動隱藏式門把、無傳統內門把、電磁開啟功能等等。這些新穎的開門方式雖然能夠提升車輛的視覺與科技化效果,可相對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風險:

結構複雜性增加: 新穎的開門方式往往涉及更複雜的機械結構與感應設計,這是否增加了故障的可能性?

操作複雜性增加: 乘駕者均需學習新穎的開門方式,但也增加了操作失誤的風險。

維修成本高: 新穎的車門設計通常需要更複雜的維修技術,意味著更高的維修成本。

並不是要反對創新,但是創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不良、增進便利或安全性,而不是帶來更複雜、危險的結果。電動車在市場上愈來愈普及後,人們開始注意到電動車「熱失控」的火災安全性,而對於意外發生後要如何脫困,乘員是否能「順利開門」反而成為最基本的要求。

部分電動車與新世代車款以觸控或隱藏式開啟設設計,取代了傳統車輛的內門把手拉柄裝置。(圖片提供:Tesla)

對普羅大眾來說,開啟車門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拉起一個把手」;不論在車內或車外。不過,若有車廠造出只屬於自家的獨特開門方法、而且只有車主或少數人會操作時,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車內乘客或車外救護人員很可能不知道如何開啟車門。如果連最基本的開門都是問題,該怎麼自救或救人?

車廠應如何兼顧創新與安全?

新穎的開門方式能夠提升電動車的產品吸引力,但車廠在追求創新的同時,更應該充分考慮到安全性問題;車廠及相關單位其實可透過以下方式來兼顧創新與安全:

加強結構強度: 相對於採用新穎開門方式的電動車,車廠反而應該著重研發加強車門的結構強度,以確保在發生碰撞時能夠提供更完善的保護。

完善安全系統: 車廠應該為開門方式配備完善的安全系統,例如緊急自動感應啟閉、碰撞預警、緊急逃生設備或裝置等等。

更嚴謹的測試: 車廠或相關單位應該對採用新穎開門方式的電動車廠,進行嚴格的碰撞、緊急情況開啟時間測試,以驗證其安全性。

電動車的發展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創新的過程;在追求創新的同時,車廠應該牢記安全性仍然應該被擺在第一位;像車門設計如此基本的安全要求,是否得為了追求科技化或個性化,變得更複雜而違背習慣性與直覺性,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且也唯有在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任何創新設計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果你的愛車車門是創新開啟設計,親朋好友上車前應該已知道如何從車外打開車門;但請在他們上車後,先告知從車內開門的方式吧!

相關新聞: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在北京3塊錢吃到飽早餐好猛 對台灣人在大陸怎麼申請微支付?

Next Post

「地獄廚神」戈登·拉姆齊攜手F1一級方程式賽車,打造賽道上的米其林星級饗宴

Related Posts
純電智慧旗艦LSUV -Kia EV9首度創世登場,並以279.9、299.9萬元展開預售,洽好避開奢侈稅300萬元門檻!(圖片提供:Kia)

全台唯一5米三排座純電車型 Kia EV9預售價280萬有找

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於12/11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辦一年一度的品牌盛會「Kia Inspiration Day」,除了揭示Kia未來在新能源的藍圖外,同時盛大展演「Kia EV9光影天幕」,純電智慧旗艦LSUV -Kia EV9首度創世登場,並以279.9萬起展開預售!Kia EV9不僅將持續鞏固Kia在新能源移動領域的領導地位,更將為純電智慧旗艦LSUV建立全新標竿!本次盛會,Kia亞太區首席執行官Mr. Kevin Ahn並來台親身參與,不僅一同見證2024年 Kia在台的未來發展藍圖,同時承諾將持續給予台灣市場最大的支持。 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秉持著「Movement th…
看更多
和泰集團與StarFab共同成立「和泰集團x StarFab加速器」(圖片提供:和泰)

和泰集團攜手StarFab成立全新加速器 共創MaaS創新未來

為加速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智慧移動服務)領域創新突破,國內汽車市場領導企業和泰集團將與全台最大產業加速器StarFab Accelerator(簡稱StarFab)共同成立「和泰集團x StarFab加速器」,聚焦於AI賦能移動服務與提升用戶體驗,期待吸引海內外眾多具潛力的科技新創團隊,共同探索並創造未來智慧交通服務更多的可能性。 和泰集團近年積極投入MaaS領域,逐步擴展和泰MaaS服務生態系,已推出了iRent、yoxi、去趣等知名移動服務,期盼在汽車銷售業務之外、為用戶提供更多元的移動服務。 此次和泰集團將以其於汽車產業的多元場域與市場通路,結合Star…
看更多

生活玩家Paul與Kia EV9尊榮六人座的首次接觸(下集) EV9動力操控和Model X有何不同?

生活玩家「Paul」擁有特斯拉Model X電動車,因此,麥克邀請Paul一同來體驗同為六座電動休旅車型的Kia EV9 GT-Line e-AWD。本系列的上集,Paul與麥克已感受了EV9的前衛外觀、科技車艙,以及強大空間機能性,而在下集中,兩人將實際上路試駕,讓Paul了解EV9的動力與操控性能,同時比較韓系與美系電動車的差異。 相關新聞: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