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Rimac Nevera R動力突破2,000匹 限量40台、售價破八千萬

Rimac推出更強大到Nevera R車型,不只是動力更強,車重也更輕,提升轉彎效率。(圖片來源:Rimac)

Rimac近日在美國加州的Monterey Car Week上揭曉了全新的Nevera R,這款限量僅40輛的電動超跑以其驚人的2,107匹(PS)馬力和一系列專為賽道優化的技術設計,引領電動車市場的新風潮,相比標準版Nevera的1,914匹馬力,Nevera R不僅動力提升,同時還減輕了35公斤,整體車重控制在2,277公斤,這些升級使得車輛的加速性能更為出色,0-300km/h的加速時間從原本的9.22秒縮短至8.66秒。

換上更大的固定式尾翼以及新的輪圈配置是Nevera R不容錯認的特色。(圖片來源:Rimac)

Nevera R不僅僅是一台擁有強大加速能力的直線王者,它在操控性能上也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Rimac為這款車配備了黏性更高的 Michelin米其林Cup 2輪胎,搭配更大尺寸的20吋前輪和21吋後輪,與此同時,車輛增加了負外傾角和新型碳纖維煞車系統,並修改了扭矩矢量控制系統,讓轉彎時的推頭現象減少了10%,新的後擴散器和固定式尾翼增加了15%的下壓力,使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更具穩定性,並提升了10%的空力效率,據悉在義大利南部的保時捷Porsche的Nardo測試賽道上,車輛的單圈時間可以縮短3.8秒,該賽道長僅6.22公里,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進步。

車內配置採用相同佈局,呈現出高級且性能的氛圍。(圖片來源:Rimac)

這輛車的極速一樣被限制在350km/h,但是原廠可以將車輛解鎖,把極速推升至412km/h,Nevera R不只是有了新的尾翼以及輪圈,車頭的引擎蓋完全更新,讓車輛有了更寬以及更低的姿態,當然也讓車輛看起來更為現代化,Rimac預計還將在著名的綠色地獄Nurburgring紐伯林賽道上再度挑戰圈速,期望能夠打破標準版Nevera在去年創下的7:05.298的紀錄,而根據前述的賽道成績來看,要突破紀錄完全沒有問題,問題只在於這將把紀錄推向何種令人咋舌的新高度。

車輛的加速表現更加驚人,且在賽道上的動態操駕更好。(圖片來源:Rimac)

這輛Nevera R不只是展現的電動超跑的極致,同時也是Rimac品牌永不妥協的精神展現,即便車輛已經是眾多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他們依舊致力於開發更強大的車款,雖然這輛車價格可能高達230萬歐元(約台幣8,117.5萬元),這款限量40輛的車型無疑會吸引全球頂級汽車收藏家的目光,相信車輛也很快就會傳出完售的消息,並且在多地賽道都做出優異的成績。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將保時捷993改造成千匹超跑 Kalmar 9X9特製車款向959致敬

    Next Post

    新版國產車自製率讓MG仆街 沒有緩衝期的新法讓人好哇噻啊!

    Related Posts

    Subaru擴大純電規模 2026年之前推出四款全新電動車

    來自日本的汽車品牌Subaru在電動化的腳步有些緩慢,不過總比什麼都不做還要來得更好,現在他們已經確認將會在2026年以前推出四款全新的純電車輛,而且這四輛純電車款都是跨界車種,Solterra終於不再是品牌當中的唯一電動車,雖然這輛車通常都被認為是重新貼上標籤的bZ4X而已,但未來他們還會有更多產線來製造自家的電動車款。 目前Subaru的中期目標是從2028年開始每年生產40萬輛純電動的汽車,這一個目標將會透過在日本增加第二條電動汽車生產線來達成,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在大泉工廠(群馬縣大泉町)開始打造全新的生產線,計畫將會於2027年投入生產作業,光是這條全新的產線每年就可以升產多達20萬輛電…
    看更多

    Waymo企業估值大舉超越福特 自動駕駛正在起飛

    Waymo近日透過新一輪融資獲得56億美元(約台幣1,788.3億元)的資金,讓這家自動駕駛車輛公司估值突破450億美元(約台幣1.44兆元),遠超美國傳統車廠福特的400億美元(約台幣1.28兆元)市值,目前由Alphabet旗下子公司擁有的Waymo,在美國的少數幾個城市提供自動駕駛計程車,每週為超過10萬名乘客提供付費搭乘的服務。此次資金注入將會讓Waymo擴大其車隊,包括導入Hyundai現代Ioniq 5電動車,同時還計畫於明年在奧斯汀和亞特蘭大與Uber展開合作,進一步擴展其無人車服務。 在10月底的這輪融資中,除了母公司Alphabet外,其他參與投資的公司還包括Andreess…
    看更多

    美國人不喜歡觸控螢幕 韓國現代將實體按鍵回歸

    Hyundai韓國現代宣布,將在美國市場的車型中回歸實體按鈕,減少過去以觸控螢幕為主的操作介面設計,隨著全球汽車行業逐漸傾向於在車內廣泛使用觸控螢幕,現代也曾一度陷入數位化的潮流,但公司在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後,發現過度依賴觸控介面反而會影響駕駛體驗,尤其是對美國市場來說,實體按鈕的需求顯得更加強烈,而針對駕駛的回饋,現代承認之前在觸控設計上的投入太多,並決定逐步減少觸控設計,將更多的實體控制重新融入車內設計,從而提升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現代北美設計部副總裁河學秀(Ha Hak-soo)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採訪時表示:「我們在進行整合螢幕設計時,也嘗試過將許多控制功能搬到觸控螢幕上,但人們並…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