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Toyota全新安全氣囊專利曝光 頭部採用全包覆式的設計讓頸椎不受傷害

Toyota最新專利顯示他們正在研發更安全的輔助氣囊,可以確保乘客的頸椎不受到嚴重傷害。(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車輛的安全系統是各大車廠不斷精進的地方,而對於被動安全像是輔助氣囊科技來說,大家都會認為似乎沒什麼可以再進步的了,大家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主動安全科技的研發上,像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不僅可以讓駕駛感到更輕鬆,同時在安全上也會有所進步,不過這次Toyota的專利則是在輔助氣囊的全新設計,從專利圖上可以發現這顆氣囊將會包覆住駕乘客的整個頭部,連頸椎都可以完整受到保護。

車輛受到撞擊時氣囊會充氣直接把乘客的頭部包圍,可以固定住頭部位置,確保頸椎不會受到嚴重傷害。(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現在許多人買車可能不太會在意輔助氣囊有什麼樣新的科技,畢竟氣囊已經出現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在買車的時候可能只會注意到有幾顆氣囊,但是氣囊的好壞可能沒什麼人知道,而未來這個領域很可能會是各大車廠展現研發實力的地方,近幾年來輔助氣囊的專利不斷推出,目的就是為了讓車內的駕駛以及乘客可以在車輛受到撞擊的時候,擁有更全面的保護,包含了這次Toyota的頭部全包覆式氣囊設計也是如此,因為過去的輔助氣囊在防止胸部以及頭部的撞擊做得很好,但是頸椎部分的保護卻是不足夠的,現在這將會得到解決。

除了固定頭部位置之外,三點式安全帶會有其中一側肩膀不會被固定,這組氣囊也將會有肩墊來確保身體不會發生嚴重旋轉。(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這組輔助氣囊將會安裝在頭枕當中,當車輛受到撞擊的時候,會直接從左側或是右側(取決於安全帶的位置)開始充氣,而氣囊將會像一個迴力鏢的形狀把乘客的整顆頭圍繞起來,這將會確保乘客的頭部不會因為車輛受到撞擊而與身體的位置相差太多,由於身體軀幹有安全帶固定,而頭部也因為這組氣囊固定位置,不僅可以保護整個頭部區域,同時容易受傷的頸椎也會得到最好的防護,而且氣囊充氣之後還包含了一個肩墊,可以消除三點式安全帶其中一側較無法固定的現象,確保身體軀幹不會發生旋轉的狀況。

這組氣囊將會安裝在頭枕當中,因此每個座位都可以安裝。(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而這組輔助氣囊將會與現有的正面、側面以及側邊氣簾共同工作,因此他會是一個全新添加在車輛當中的被動安全保護裝置,而不是為了取代任何一個氣囊,但是目前還不知道這組氣囊什麼時候會運用在量產車上,但是如果出現的話將會率先使用在高階產品當中,例如Lexus LS旗艦轎車上面,希望這組氣囊可以趕快問世,讓所有人都可以擁有更為完善的車輛保護措施。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特斯拉又推新產品 擁有Cyber​​truck造型的GigaBier限量版啤酒

Next Post

Toyota Crown好開嗎? 整體表現好嗎?為什麼網友叫它”貴族世家”?

Related Posts

福斯ID.4、ID.5技術更新 動力更強、續航里程同步增加

福斯Volkswagen現在針對了品牌旗下的純電休旅車款ID.4、ID.5進行了一系列的更新,雖然在外觀上看起來與先前相同,不過在大家最在意的動力以及續航里程部分則有所進步,在動力部分最多提高了82匹(PS)的最大馬力,而續航里程也來到了556公里的境界,而且在充電效率以及娛樂系統部分也都同步更新,擁有更好的水準。 這兩輛車最主要的更新是配備了更大的電池組,雖然在入門車款部分依舊是52kWh的電池,但是現在快充效率提高到115kW,而如果是長續航後驅版本車型,現在配備了升級的77kWh電池組,並且搭配上175kW的快充效率升級,對於里程來說有著更好的影響,ID.4 Pro在WLTP規範下擁有5…
看更多

賓士EQG外觀依舊經典 展現G-Class一貫霸氣風采

Mercedes-Benz賓士宣告要推出電動G-Class或是稱作為EQG已經好一段時間了,而預計這輛車將會在明年度正式發表,當然在發表之前原廠肯定會把握機會讓車迷將目光都集中在這輛車上,現在原廠率先釋出了部分照片讓大眾好好地觀賞這輛車,雖然整輛車依舊佈滿迷彩,但是架構上還是可以看得出來保有了過往G-Class一直以來的粗獷風采。 距離賓士EQG的發表越來越近,原廠也發佈了這輛純電越野休旅的全新照片,並且暗示著這輛車即將推出,雖然關於這輛車的細節依舊被保密到家,但畢竟這還是一輛G-Class,只不過是動力部分換成了純電科技,因此他還是擁有強大的越野性能以及世界上最優異技術,外觀部分看起來與現行…
看更多

降低速限真的比較好?西雅圖用數據證實降速更安全

全球各地針對街道的行車速度都有其限制,不論是高速公路或是城鎮道路,僅有少部分地區的高速公路會採用無限速的方式,而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認為限速並不是唯一可以解決交通事故的方式,但你也必須要承認較低的限速將可以讓許多傷害降低,而且可以讓駕駛人有更多的反應時間來處理緊急事件,現在西雅圖政府就用數據證實降低限速確實有用,這讓傷害事故減少了20%之多。 西雅圖地區在2016降低了其城市內的速限,在主幹道的部分從限速30英里(時速每小時48公里)降低到限速25英里(時速每小時40公里),而在較小的道路上從限速25英里(時速每小時40公里)降低到時速20英里(時速每小時32公里),而這樣的做法讓駕駛對於意外的反…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