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小米首款純電汽車SU7搭載673匹正式亮相 對手瞄準Model 3而來

小米SU7在正式發表前率先揭露相關資訊,強大的馬力輸出讓人驚艷。(圖片來源:中國工信部)

過去大家對於小米這個品牌的印象都是電子產品或是家電,舉凡手機、電風扇、電視,到掃地機器人、隨身打氣機…等等,但現在他們也做出了一輛電動車,推出SU7劍指特斯拉Tesla Model 3而來,小米也直接表示他們將會利用自身強大的技術,在汽車以及手機之間達成無縫接軌,為的就是讓大家的生活更加便利。

車頭上的廠徽經常在家電用品上看到,而車頂的光達系統將會是選配項目。(圖片來源:中國工信部)

手機大廠要打造電動車也不是什麼新聞,但看看Apple的電動車計畫似乎已經石沈大海,而在中國的小米可是截然不同,因為SU7現在真的出現了,先前這輛車的代號為MS11,由北汽集團進行生產,終於我們可以透過中國工信部的資料瞭解SU7的資訊,基本上這是一輛相當漂亮的四門轎車,甚至有人認為他跟保時捷Porsche Taycan有一點相像,低扁的車頭設計、貼平式的車門把手,俐落的腰部線條,以及層次感明顯的車尾風格,讓人在意的是在擋風玻璃上方有著突出的光達系統,預計車輛會有優異的輔助駕駛功能。

車尾線條層次豐富,根據車標不同預計將會有三種不同的車型。(圖片來源:中國工信部)

而根據工信部的資料顯示,這輛車的軸距將會來到3,000mm,這與現代Ioniq 5的大小差不多,而比起Model 3的2,875mm來說,顯然SU7還要來的更大,目前預計車輛規格將會有SU7、SU7 Pro以及Su7 Max三種,動力部分入門版本配置299匹(PS)的單一後驅電動馬達,極速為210km/h,而四驅車型的最大馬力來到673匹,極速則是設定在265km/h,此外有消息傳出SU7將會有一款車型是帶有1.5升引擎的增程車款,但是在這次的資料上並沒有揭露,不過倒是看得出來車主可以選配主動式後尾翼,展現強大的運動風格。

除了主動式的尾翼之外,車頂以及輪圈配置也不同。(圖片來源:中國工信部)

除了後方的主動式尾翼之外,資料上還可以看到的就是車主可以選擇19吋或是20吋的輪圈,此外所有的資料都需要等到小米正式發表才會知道,不過目前推測該車輛將會使用小米自行開發的HyperOS系統,這是他們內部開發的車輛系統,將可以讓智慧型手機與汽車達成無縫整合,當然實際效果究竟如何還是要等到上市之後的使用報告才會知道了。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於台北重磅齊聚60輛McLaren 車款,邀請層峰車主與品牌一同見證The Grand Celebration壯觀盛會。(圖片提供:永三汽車)

McLaren台灣總代理歡慶10年里程碑 致敬品牌60周年不凡成就

Next Post

福特Kuga 180 ST-Line Sport試駕 1.5升車型運動戰袍終於加身!

Related Posts

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責任險保額嚇死人 比一般駕駛還要高上500倍有夠狂

全球車廠都在積極研發自動駕駛科技,而這類科技通常需要搭配上道路的硬體設備才能夠準確偵測,因此目前僅能在小區域範圍內進行測試,不過在進行測試的時候,其實也與其它一般車輛共同使用道路,因此也需要投保責任險,但是現在美國華盛頓州要求這些自動駕駛測試公司要為車輛投保更高額的責任險,從2023年1月1日開始,這些車輛最少要有500萬美金的責任險額度,這是一般駕駛的200倍,也意味著他們必須自己研發的科技更負責任才行。 在台灣所有車輛都必須投保強制險,而其實在各地都有類似的法規規定,像是在美國華盛頓州對於一般駕駛的最低額度規定是2.5萬美金,折合台幣約76.7萬元,而該州的全新法規規定如果是在進行自動駕駛…
看更多

歐七排放法規不切實際 BMW執行長砲轟:根本行不通!

環保法規只會越來越嚴苛,而現在歐洲即將進入七期規定,這不只是讓車迷們感到憂心,就連汽車品牌也都大喊吃不消,近日BMW的執行長Oliver Zipse直接公開對歐七嚴格的排放法規進行強烈攻擊,他表示現在的計劃根本不切實際,而且將會給汽車製造商帶來巨大壓力,現在歐七法規執行日迫在眉睫,要進行更動恐怕沒這麼容易。 2025年7月開始就要執行歐盟七期環保法規,取代自2014年起實施的歐盟六期,這項政策的實施讓各大車廠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在2022年11月才正式提案,而正當大家為了2035年全面零碳排的目標前進時,歐七讓車廠蠟燭兩頭燒,眼看不到三年的時間就要讓現今還在販售的燃油車符合歐七規定,無疑是要各大…
看更多

Honda CR-V Hybrid賽車搭配油電動力 800匹馬力驚人演出

Honda的CR-V一直以來都以實用的家庭休旅車自居,良好的空間表現加上小排氣量擁有大動力的演出,成為了台灣人最愛的SUV車款,不過這輛CR-V Hybrid賽車將會顛覆你對於CR-V的想像,因為這輛車是原廠性能開發部門的結晶,雖然只是一次性的產品,但是成果非常驚人,他們讓CR-V擁有了800匹的動力,而在誇張的空力套件加持下,整輛車呈現了肅殺的氣息,預計將會在今年的IndyCar賽事當中看到這輛車奔馳的風采。 你如果不仔細觀察這輛車的話,可能根本就不會覺得這是一輛CR-V,畢竟他跟CR-V最大的關聯可能就只有名稱而已,因為就連外觀也都改得超級硬派,這輛車的下半部全部都是碳纖維打造,前後也因為…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