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純電、PHEV車款銷售下滑明顯 雖然年成長69%但對比12月下降26%

電動車與PHEV車款在2024年1月的表現看似對比去年有所成長,但其實與12月份相比可說是下滑許多。(圖片來源:Kia)

電動車的銷售市場成為了熱門討論焦點,因為全球的市場需求正在放緩當中,但是一年前許多品牌還在為了滿足電動車不斷飆升的需求而大舉投資電動車工廠,但現在他們似乎已經改變了方向,為了曾經蓬勃發展的電動車事業踩下煞車,現在1月份的銷售報告正式公佈,可以發現雖然電動車對比去年大幅成長,但是相較2023年12月的成績來說可是衰退不少。

今年1月的電動車銷售量下跌到去年中以前的水準,整體的需求正在降低。(圖片來源:Rho Motion)

根據來自Rho Motion的最新數據,雖然沒有電動車以及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款的獨立數據,但是可以看到2024年純電與PHEV合計共銷出了約110萬輛,這樣對比2023年1月的66萬輛成長了69%相當驚人,但看似驚人的背後要考慮的是去年這個時候的產能還不足以應付市場,因此其銷售量表現沒辦法充足反映市場的狀況,近半年車輛的供應已經恢復正常,因此對比上個月的銷售量表現更加準確,而相較2023年12月的表現來說可是下滑了26%之多。

不論在美國或者是全球其他市場都有一樣的下滑狀況,電動車產業正在面臨嚴峻考驗。(圖片來源:福特)

不只是對比去年12月的時候下降許多,其實與2023年的數據相比,在6月、8月、9月、10月、11月以及12月的銷售量都比今年1月還要更好,這是非常明顯的衰退狀況,而且在歐洲市場許多地區相繼宣布停止電動車補助,像是德國在今年1月相對於去年12月的銷售量就下降了50%之多,法國也是有著一樣的狀況,但是許多專家認為這只是短期的現象,尤其是歐盟將制定更為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此舉將會大幅刺激純電動車款以及PHEV車型的銷售,但是目前歐盟七期已經放寬,對於電動車銷售的幫助恐會降低許多。

中國市場雖為新能源車輛大國,但是在電動車以及PHEV車型的銷售依舊下滑不少。(圖片來源:比亞迪)

此外,這份報告也針對了各個地區銷售量做出比較,美國和加拿大地區與去年1月相比成長41%,但是與去年12月相比下跌14%,歐盟包括英國整體市場與去年1月相比成長29%,但是與去年12月相比下降32%,中國市場與去年1月相比幾乎成長了1倍,但是與去年12月相比下降26%,因此這樣的現象可以說是全球市場都在發生,可惜的是Rho Motion並沒有公佈純電動車的數據,但相信純電動車的表現應該只是更差而已,而電動車是否真的走到了瓶頸?還是經歷盤整之後將會再次噴發,相信今年年中之後將會有更明確的答案出現。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BMW手排將成為歷史 以後就連M性能車型也都沒手排了

Next Post

保時捷911與特斯拉Cybertruck真實比拼 加速表現保時捷其實更強

Related Posts

【行動星球⼀小徐說說話-EP163】北京汽車生態大不同(二)⼀”Citroen ZX”、”大發祥瑞”竟然有加長版!

之前跟大大們介紹過Citroen ZX在大陸叫富康,但你很難想像ZX竟然有加長版,這就好比Altis中間加長一截的特殊,但這不是最猛的,連早年的都會二廂小車大發祥瑞竟然也有加長版、在兩廂中間加長約5公分,名字叫做”夏利”(Charade台灣翻譯為”祥瑞),本集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車呢?來聽Celsor說故事嘍!
看更多

Peugeot E-408全新亮相 續航、動力、充電速度稍嫌不足

Peugeot最近推出了純電版本的408跨界車型E-408,這輛車融合了時尚設計與現代科技,雖然車輛在設計與動力配置上有所更新,但E-408僅有453公里的WLTP續航里程,以及120kW的快充效率,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期望,這也成為其在市場上的一個主要弱點,動力部分也稍嫌普通,但如果你是想要開帥不開快的人,這輛車在市區行走肯定是回頭率超高的車款。 E-408搭載單一電動馬達,210匹(ps)的最大馬力透過前輪驅動車輛,雖然這樣的動力看來不大,但與Peugeot其他電動車型相比已經相對優異,像是小型E-308只有156匹而已,但與PHEV版本的408相比則略遜一籌,後者擁有225匹的輸出水準,…
看更多

從歷史文化角度看Honda與Nissan的分與合 歷史脈絡早已暗藏預言(上)!

2024年底國際汽車界最大的新聞莫過於Honda與Nissan的合併案,外加個附帶的Mitsubishi,原以為合併後日本將出現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但落花流水擦身過,沒想到今年初便已宣佈破局。雖說各界對該合併案的看法不一,但特別的是,歷史總是透露著玄機。專題分上下兩集,特別從車廠歷史、企業文化角度切入,詳細分析該合併案合與分的始末,請慢用! ps: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CELSIOR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ELSIORS 相關新聞: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