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Honda引擎將堅持到2040年之後 電動車投資計劃公布

Honda在電動化的發展較為緩慢,現在宣布將投入大量資金在相關科技的發展上。(圖片來源:Honda)

Honda在日前宣佈在2030年以前將至少會投入400億美金,折合台幣約1.2兆的金額在油電混合動力以及純電汽車的開發上,並且將會在2030年把這些電動化的車輛銷售佔比提高到40%以上,當然他們在電動化的腳步顯得有些緩慢,畢竟像是福斯或是Toyota等競爭對手,不論在純電汽車的發展或者是電池科技的進步都明顯更有優勢,因此Honda若是想要追上的話,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才可以。

Honda表示將會在2030年將電動化車輛的銷售佔比提高到40%以上。(圖片來源:Honda)

而雖然整個集團已經針對電動化做出了承諾,但是Honda執行長三部敏宏認為直到2040年,甚至是在這之後,內燃機引擎依舊可以存在,他表示:「隨著我們向碳中和邁進,我們專注於電動化以及燃料電池,這是未來移動市場的兩個核心組成。」三部敏宏從事引擎開發已經有30年的時間,因此他個人並不喜歡電動車的時代來臨,但是他表示必須把自己的感受與對公司最有利益的東西區分開來,如此一來才可以確保公司穩定成長。

Honda認為除了電動車之外,燃油引擎直到2040年,甚至是在這之後都還會繼續存在。(圖片來源:Honda)

同時為了實現Honda到2030年將電動汽車以及油電混合動力車款的銷售佔比提高到40%的目標,他們甚至成立了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來監督電動汽車以及電池科技發展的進度,另外他們也計劃將會針對充電網絡系統進行更多投入,很有可能會像是Tesla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一樣先進,已滿足電動車主對於能源的需求,此外Honda還在針對一系列的全新技術進行開發,從電池到飛行載具皆有觸及,以及新型的低碳環保燃料,這將會是引擎可以繼續存在的一大關鍵。

Honda全新的電動底盤平台將會在2026年亮相。(圖片來源:Honda)

Honda對於內燃機引擎依舊保持期望,三部敏宏更認為高性能車款、大型卡車以及其他重型機械車輛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會使用燃油引擎,目前Honda還在開發自己的電動汽車底盤,預計將會到2026年的時候亮相,而他們也從2025年開始,與俄亥俄州的LG Energy Solution建立了電池製造合作夥伴關係,未來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電池已經率先準備好了,而產品競爭力會有什麼樣的重大突破,這還有待Honda發表他們的純電車款之後才會知道。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靜岡模型車重鎮好敗家 田宮Tamiya有著兩台有故事的鎮店之寶!日本汽車景點旅遊(Day10)!

Next Post

Jimny推出Heritage特別版車型 限量300輛還有手排變速箱

Related Posts

雷諾打造純電性能掀背 R5 Turbo 3E擁有超過500匹馬力

雷諾Renault正式揭開R5 Turbo 3E量產版的神秘面紗,這款融合了懷舊與現代的電動超級掀背車,是經典R5 Turbo I和II以及Clio V6的現代繼承者,作為一款後驅、高性能的電動車型,R5 Turbo 3E擁有超過500匹馬力,配備專屬的碳纖維底盤,預計將於2026年以限量形式上市。 R5 Turbo 3E的外觀設計既保留了1980年代經典R5 Turbo的象徵性風格,又融入了現代元素,寬大的輪拱、超大尺寸的輪胎,以及流暢的車身線條,彰顯出濃厚的賽車基因,車頭的LED燈組經過現代化處理,充滿科技感,而尾燈則來自全新R5 E-Tech Electric,延續了家族化設計語彙。這款…
看更多

Mazda BT-50全新亮相 配備2.2升柴油動力實用性更高

Mazda全新的BT-50導入2.2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同時在外觀設計和規格上進行了全面升級,這款備受期待的中型皮卡目前已於泰國開始生產與銷售,以全新的形象和性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這輛車過去在東南亞國家相當熱門,超值的配備與價格不論是小型商家或是風格型駕駛都相當喜愛。 全新Mazda BT-50最大的亮點是新增的2.2升MaxForce四缸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這款引擎取代了舊款的1.9升柴油引擎,性能大幅提升,新引擎輸出功率達到161匹馬力(PS),峰值扭力達40.8公斤米,比上一代動力系統增加了13匹馬力與5.1公斤米。這不僅強化了車輛的牽引力,還提升了駕駛樂趣,該動力可以搭配六速手排變速…
看更多

NVIDIA火到不要不要 AI產業這時候該進場投資嗎?

先說明,這裡不討論短期套利,本集所說的看法均趨向於中長期投資。近期AI產業可說是火熱到不行,光是NVIDIA輝達所帶出來的AI話題就足以讓全球投資人趨之若騖,而其GPU處理器更是重中之重,但GPU的符點運算真的是AI最終的解決方案?如果不是,那AI產業豈不又有一段長路要走?除此之外,這時入手債券市場是對的時機嗎?如果不是,什麼訊息才是指標?該如何配置?本集我們找來行動星球的老朋友、投資達人賽芭來好好地開釋一下,有些答案或許會和你所想的不太一樣! 相關新聞: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