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特斯拉製造大突破 Tera Press將讓Model 2售價低於80萬

特斯拉在製造技術上又將突破,這將會是接下來Model 2超便宜的最大原因。(圖片來源:特斯拉)

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在製造方面有著獨特的創新思維,像是Model Y就憑藉著Giga Press一體式壓鑄機的成功,讓車輛的製造成本降低,現在他們又再次突破這項技術,Tera Press可以直接承受更大的壓力,未來更便宜的Model 2將會使用這項技術,從而實現節省成本以及時間,但是直到這項技術成真之前,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被解決。

Model Y使用Giga Press一體式壓鑄機打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圖片來源: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Y在製造上是一大突破,使用Giga Press打造之下可以降低造車的複雜度並且節省成本,而特斯拉的下一步是透過可以承受更大壓力的壓鑄機打造更便宜的車輛,而且特斯拉的整個製造過程更是配同業認可,包含了Toyota的工程師還稱這輛跨界休旅車是一輛藝術品,現在消息指出未來該品牌將會推出一輛低於2.5萬美金,折合台幣不到80萬元的小型電動汽車,可能的命名會是Model 2,據悉就是會透過最新的製造技術,也就是可以承受更大壓力的Tera Press。

現在特斯拉正在考慮使用壓力更大的壓鑄機,將可以讓成本降到更低。(圖片來源:特斯拉)

現在製造Model Y的Giga Press具有6,000~9,000噸的擠壓力道,但是全新的Tera Press可以擁有16,000噸的壓力,如此一來將可以製造更大的零件,因此Model 2很可能在整個車輛底盤都會是一體成型,在製造過程當中將會節省許多時間以及成本,而相較之下,一般傳統的汽車底盤大約有400個零部件組成。但另一方面要打造可以承受超大壓力的機器其成本也非常地高,而且Tera Press直到可以生產車輛之前可能會經過很多次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會耗費巨額成本,這些都是難以估計的金費。

但使用一體是壓鑄技術也有缺點,如何克服將會是重要關鍵。(圖片來源:特斯拉)

但其實這樣的製作方法不是完全沒有缺點,之所以傳統的汽車製造商會採用不同的零配件組合,就是因為整個底盤並沒有一體成型的必要,而且有很多部分是可以採用空心的配置,這樣將會讓車輛更輕而且更安全,特斯拉要怎麼樣再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確保車輛擁有足夠輕量化的特色,並且維持車輛的品質,這些都將會是他們頭痛的地方,但針對一輛不到80萬的電動車,或許特斯拉根本就不會想這麼多,畢竟這麼便宜的電動車將會讓震撼整個汽車市場。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我們離婚吧 和老婆吵架竟收到保護令,並成為爭奪監護權的工具(保護令篇、上集)

Next Post

Plug In、並聯、串聯油電、48V、12V輕油電 你知道怎麼混最適合你

Related Posts

福特F-150更新尾門更實用 新增抬頭顯示器還可以放雙手開車

美國本土兩樣最受歡迎的消費性產品都選擇在今日凌晨發表,一樣是Apple iPhone,另一樣就是Ford福特F-150,畢竟福特的F系列皮卡車款在過去的75年賣出超過4,100萬輛,這只比iPhone還要更少而已,而全新的F-150除了軟體更強、外觀更為現代化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尾門的改變,在這輛車當中新增了門中門設計,這讓車主要拿取東西可以更為方便,當然這輛車也不斷地被強調將會更適合拖曳以及更適合拿來工作使用。 小改款過後的F-150在外觀上更像是純電的Lightning的設計,但Lightning車款日行燈條更粗壯且貫穿整個車頭,全新的F-150並沒有貫穿式的設計,但這些並不重要,因為尾門的…
看更多

揭露特斯拉全新超充規格 350kW功率滿足未來需求

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現在雖然不再是銷售的龍頭保證,但是他們還有一個極大的優勢,那就是超級充電站的網絡,現在許多車廠在北美市場都相繼宣佈他們將會採用特斯拉的NACS北美充電標準接頭,而這也讓他們在未來的情勢大好,現在更有文件指出Supercharger V4的最新規格將會有350kW的快充效率,將可以適應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電動車規格。 特斯拉之所以可以搶得先機並且成功佈局電動車市場,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因為超級充電網絡的普遍,畢竟沒有電的電動車等同廢鐵,而在電動車發展之初,有著大量的充電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隨著這些超充站已經存在一段時間,目前電動車的科技發展越來越進步,充電樁科技也將會…
看更多

【行動星球⼀小徐說說話-EP156】Toyota 90年代性能轎車代表(上)⼀Toyota Aristo(Lexus GS)!

蛤!Toyota Aristo是什麼車?若說Lexus GS大大們就熟悉了,對國內大大來說,第二代四圓頭燈的GS可能比較熟悉,直到現在路上都還能到第二代Lexus GS穿梭大街小巷,不過90年代至2000年初Lexus品牌一直是海外專屬,相同的車款在日本當地還是掛Toyota品牌。Toyota Aristo這個名字在日本用了兩代,第三代開始就改用和全球相同的Lexus GS,一起來了解Lexus GS前二代在日本的故事吧!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