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麥拉倫將使用BMW底盤平台 第一款超級休旅可能是純電動力!

麥拉倫將推出全新超級休旅車,最新消息指出該底盤可能會來字德國大廠BMW。(圖片來源:Sergiy Dvornytskyy)

麥拉倫McLaren想要打造一輛休旅車已眾所皆知,但近日關於這輛超級休旅的新聞相當多,這款SUV將挑戰剛推出的法拉利Ferrari Purosangue,目前最新消息指出麥拉倫計劃與其他汽車品牌合作,共享這輛超級SUV的底盤,而合作的對象將會是德國豪華大廠BMW,這輛車很可能會是油電混合動力,未來也有可能推出純電動版本。

關於車輛究竟會是雙門還是四門尚未定調,但肯定會有兩排座椅的配置。(圖片來源:Sergiy Dvornytskyy)

麥拉倫的執行長Michael Leiters近日公開表示,這輛超級SUV將針對法拉利Ferrari Purosangue,而他們也正在探索多種不同的選項,包括兩門和四門車身設計,但目前已經確定會有兩排座位,可能是四座或是五座配置,這款超級SUV也將成為品牌當中最實用的車型,超越以往的三座F1和Speedtail超級跑車,麥拉倫具備製造超跑所需的所有工具,包括碳纖維車身、內部開發的V6和V8引擎、電動化的經驗以及豐富的賽車傳統,但如果開發一個全新的休旅架構平台可能需要耗資10億英鎊(約台幣410億元),對於低產量的麥拉倫來說是個高風險行動,因此他們正在探索從其他廠商獲得適合的休旅車平台,以節省開銷。

麥拉倫擁有製作超跑所需的一切,但是休旅車將會需要新的平台,對於他們來說尋求合作是最節省的作法。(圖片來源:麥拉倫)

該平台很可能會擁有油電以及純電配置,油電動力可能會使用麥拉倫自有的V6或V8引擎,類似於Artura的設計,而在潛在合作夥伴方面,BMW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過去這兩家公司已經有合作經驗,BMW為麥拉倫的油電動力系統提供電池,但BMW似乎不是唯一的候選人,麥拉倫也在考慮從東南亞的廠商獲得專用的電動車架構,不過他們尚未透露合作對象是誰,不論如何這輛超級SUV都將擁有獨特的底盤設計和結構,以提升駕駛操駕氛圍,同時也會增加剛性以及減輕重量,儘管合作夥伴尚未決定,該品牌的設計團隊已經在評估多種方案,以確保架構平台符合品牌的風格以及要求。

雖然是與外界合作的底盤,但是整體的設計依舊會保有麥拉倫的風範。(圖片來源:麥拉倫)

麥拉倫希望在2024年底前完成合作協議,但這個過程涉及財務以及技術相容性的多重考量,整個團隊需要在簽署保密協議後才能進行評估,以確保硬體符合麥拉倫的標準,但無論是否與其他品牌合作,這款超級SUV將具有麥拉倫特有的底盤配置以及結構進化,才能讓品牌一貫的操駕特質持續維持,不過要看到這輛車真的量產,可能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三菱Lancer即將回歸 與Pajero以電動車之姿返回市場

Next Post

瑪莎拉蒂海王星引擎車型直攻麗寶賽道! 超跑、GT跑車與休旅在強悍中卻展現這個特性

Related Posts

比亞迪打造仰望U7擁有破千匹馬力 目標幹掉特斯拉Model S Plaid

中國電動車大廠BYD比亞迪在推出了眾多令人驚豔的車型之後,現在他們想要挑戰Tesla特斯拉Model S Plaid,全新的仰望U7現在推出了,配備了4顆電動馬達,採用品牌最新的e4底盤平台,預期將會擁有破千匹的動力輸出,不過其售價將高達100萬人民幣,折合台幣約437.7萬元,對這個品牌來說是相當高昂的售價。 比亞迪BYD現在是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而他們並不滿足於這個頭銜,現在他們還想要擁有一輛性能強大的電動轎跑車款,並且想要幹掉特斯拉Model S Plaid,而這輛車就會是最新發表的旗艦轎車U7,不過其實在發表之前這輛車被稱作U6,這款大型四門轎跑車加入了U8休旅車以及U9超級跑車的陣…
看更多

Toyota bZ3C、bZ3X加入中國電動車戰場 與比亞迪、廣汽共同合作

Toyota雖然不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在電動汽車的開發,但是他們現在於中國市場想要積極加入電動車戰場,在這次的北京車展上推出了bZ3C以及bZ3X兩款電動車,這兩輛車其實就是過去的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以及bZ FlexSpace Concept概念車款,而且兩輛車還分別與不同的品牌合作開發,前者是BYD比亞迪,後者則是找上廣汽集團,預計機會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正式推出。 有鑑於中國是現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純電動車市場,要在這邊發展首重的就是電動車,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狀況之下,所有人都想要找尋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就連全球汽車龍頭Toyota也是如此,在北京車展上發表的bZ3C以及…
看更多

日本大發造假事件的省思 小車的開發成本高、低利潤是硬傷

前一陣子在日本車界鬧得沸沸揚揚的大發Daihatsu造假事件,讓不少人對於日本公司的嚴謹態度多了一層懷疑,車廠造假的狀況不僅是日本車廠Mitsubishi、Hino等出現過,連歐洲車廠諸如BMW、VW等也都有前科,或許個事件背後的理由不同,但相同的是事件的最後均直接牽涉到車廠的利潤、成本問題。本集Celsior並不特別針對大發事件討論,而是透過該事件討一些目前車廠們真實存在的問題,請慢用!CELSIOR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3IxZ-cdzucOFOOY3CBe1w 相關新聞: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