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當梅子產季到來,就是動手釀製屬於自己風味梅酒的最佳時機。自釀梅酒不僅過程充滿樂趣,成果更是獨一無二。雖然網路或家傳的秘方眾多,但掌握基本原則,你也能輕鬆在家釀出美味梅酒。這份教學將帶你從挑選梅子到開封品嚐,一步步了解釀製過程中的關鍵。
怎麼挑梅子?
1.產季與種類: 台灣梅子產季約在清明節(4月初)前後;市場通常可以找到以下幾種梅子:
- 青梅: 清明前採收,顏色翠綠,質地較硬,酸度高,非常適合釀酒,能帶來平衡的酸甜風味。
- 黃梅: 清明後採收,梅子逐漸轉黃成熟,香氣更濃郁,甜度較高,釀出的酒果香更奔放,但要注意糖的比例,避免過甜。
- 胭脂梅: 帶有粉色,據說有水蜜桃香氣,也是受歡迎的選擇。
2.挑選原則:
- 外觀: 選擇果實飽滿、表皮完整無損傷、無蟲蛀或腐爛跡象的梅子。
- 硬度: 建議挑選約5-6分熟、手感仍偏硬的梅子。若想讓果香更足,可將買回的硬梅子在陰涼處放置1-2天稍微追熟,待香氣散發後再進行釀製。
- 重點: 不同種類和熟度的梅子會釀出不同的香氣、口感及色澤,可以多方嘗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風味。
釀梅酒前應有的準備
1.材料:
- 新鮮梅子
- 冰糖(建議使用大塊冰糖,溶解速度慢,風味層次較佳)
- 基酒(後續詳述)
2.相關處理:
- 密封罐: 選擇寬口、可確實密封的「玻璃」罐,方便裝填、清潔及觀察。容量依釀製量決定。
- 容器消毒(非常重要): 徹底清洗玻璃罐,用沸水煮過或燙過消毒,然後「完全」晾乾或擦乾。最後可用少量釀酒要用的基酒或食用酒精潤洗罐內,再次確保無菌無水。
3.梅子處理:
- 去蒂頭: 用牙籤或小竹籤小心剔除梅子頂端的蒂頭,此步驟務必確實,殘留的蒂頭會產生苦澀味。同時檢查並挑掉受傷或爛掉的梅子。
- 清洗: 將梅子用清水溫柔洗淨;青梅有人會以粗鹽搓洗以去除澀味,俗稱殺青,但也有人認為些許苦味或杏仁味反而更增風味,因此可視喜好做選擇。
- 徹底晾乾(非常重要): 這是成敗關鍵!將洗淨的梅子完全晾乾,表面不能有任何水珠。可在通風處陰乾、用電風扇吹乾,或用乾淨的廚房紙巾一顆顆輕輕拍乾。任何殘留的水分都可能導致釀造失敗、發霉變質。
- 劃/戳梅子(可選): 有些人會在梅子表面輕劃幾刀或用牙籤戳些小孔,據說能讓梅汁更快釋出,風味更濃郁。但這也可能使酒液前期較混濁,可自行斟酌。
應該挑什麼酒?(基酒的選擇)
- 基本原則: 選擇酒精濃度至少20%以上的酒,才能有效萃取梅子風味並抑制雜菌生長。常見建議使用35%以上的酒,效果更穩定。
常見基酒與風味特色
1.中性風味(突顯梅子原味):
- 伏特加 (Vodka): 無色無味,最能呈現梅子本身的純粹風味。建議選酒精濃度35%-40% 。
- 白色蘭姆酒 (White Rum): 風味也相對乾淨,可能帶一絲甘蔗甜感。
- 燒酎/燒酒 (Shochu): 日本甲類燒酎(連續蒸餾)風味較純淨。韓國燒酒若酒精濃度夠高也可。
- 台灣米酒頭: 傳統常用,酒精濃度約34%以上,價格實惠,風味也相對直接。
2.賦予豐富層次:
- 威士忌 (Whisky): 帶來麥芽、木桶(如雪莉、波本桶)、甚至煙燻風味,與梅子結合後變化豐富。建議使用12年左右的基本款。
- 白蘭地 (Brandy): 本身帶有水果發酵的香氣與桶陳風味,能釀出醇厚的梅酒。
- 琴酒 (Gin): 獨特的杜松子與多樣的草本植物香氣,能創造出香氣複雜迷人的梅酒。
- 高粱酒: 穀物香氣強烈,風格強勁,釀出的梅酒別具特色。
3.較輕柔風格:
- 清酒 (Sake): 若要使用,建議選酒精濃度較高的「原酒」(Genshu,通常高於17%),風味較纖細。
其實基酒的選擇考量沒有好或壞,你覺得酒精風味重的,對其他人而言可能覺得還不夠濃郁,因此只需依照個人喜好即可;想品嚐梅子純粹風味可選中性基酒、想體驗豐富層次則可選威士忌、琴酒等。
應該要釀多久?(熟成時間)
1.基本時程:
- 3個月: 梅子風味剛開始釋出,但酒體通常仍較辛辣、融合度不高。可以淺嚐,不太建議作為最終成品。若本身就喜歡較濃郁酒味的朋友不在此限。
- 6個月: 風味已明顯融合,達到可飲用的水準,是許多人開封的時間點。
- 1年或以上: 強烈建議! 經過一年以上的熟成,梅子的香氣、酸甜與基酒的風味能達到最佳平衡,口感變得圓潤醇厚,層次更豐富。有人甚至刻意或因為忘記某一瓶梅酒,一放就超過10年以上,請放心,只要是保持密封、沒有變質發霉,這瓶梅酒都不會壞,依然可以喝的。
2.影響因素:
- 基酒種類與濃度: 烈酒(如40%以上的威士忌、高粱)通常需要更長時間(至少一年)來柔化酒精感。中性烈酒(伏特加、蘭姆酒)可能在6個月到1年就有不錯表現。
- 個人口味: 沒有絕對標準,可在6個月後定期試飲,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熟成狀態。
簡單而言,耐心是關鍵,好喝的梅酒值得等待,時間會賦予它更美好的風味。有人問,能不能開封以後喝一半再加酒進去?只要不滲雜水份,你想再回泡當然可以,但要注意的是,這是指泡製三個月、六個月左右的梅酒,若超過一年,瓶內梅子所能釋放的香氣精華都釋放完了,再添加酒後,除非你會再泡超過三年以上,連梅子果仁精華都釋出,否則酒的風味只會稀釋梅子味呦。
其他注意事項
- 黃金比例(參考): 最常見的基礎比例是 梅子:基酒:冰糖 = 1:1:0.5~0.7 (重量比)。例如:1公斤梅子、1公升酒、500~700克冰糖。甜度可依個人喜好調整,偏好不甜可從0.4開始。
- 裝填方式: 以「一層梅子、一層冰糖」的方式交錯放入罐中,約放至七、八分滿,最後緩緩倒入基酒,需完全覆蓋過梅子。
- 糖的添加: 可一次全放,也可分次(例如先放一半,一個月後再放另一半)。若初期糖放較少,幾個月後試飲覺得不夠甜,可取出少量梅酒將額外的糖溶解後再倒回罐中。
- 絕對避免水: 再次強調,從梅子、罐子到整個過程,都要避免接觸到生水。
- 存放環境: 將密封好的梅酒罐放置在陰涼、乾燥、避光的地方。避免溫度劇烈變化。
- 偶爾搖晃: 在前一兩個月,可以偶爾(例如每週或每兩週)輕輕搖晃或滾動罐身,幫助糖溶解和風味均勻。之後則不需頻繁搖動。
- 標示清楚: 在罐身貼上標籤,註明釀製日期、梅子種類、基酒名稱、糖量比例,方便追蹤與未來調整。
- 風味變化: 可在釀製過程中加入少量如乾燥桂花、香草莢、柑橘皮(去除白色苦味層)等增添風味,但仍然建議先從原味開始。
- 開封後: 取用梅酒時務必使用乾淨無水的器具。梅子可以直接吃,也可做甜點。開封後建議冷藏保存。
掌握以上要點,相信你也能成功釀造出專屬於你的美味梅酒。祝你釀酒愉快,享受等待後的美好成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