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福特開發終極模組化底盤 一個底盤適用所有車型

福特將推出全新的底盤設計,這套模組化底盤將可以生產所有的車款。(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模組化底盤可以說是近代汽車的發展重心,透過將底盤的各個部位進行模組化,讓車輛的開發以及製造成本可以降低,不過現行的底盤設計依舊有著尺碼上的區分,但福特正在開發一種通用的模組化車輛架構,其最大目的當然是降低製造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這項新技術將允許不同的車輛在同一個基礎底盤上進行組裝,從而實現不同的車型和配置,而且這套底盤不只可以用於燃油車款,還可以適用於電動車,提供更高的靈活性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全新的專利申請將可以讓車輛適用於電動車,同時也適用於燃油車款。(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福特最新的專利顯示他們正在打造一個通用型的模組化底盤,這套模組化架構的核心是一個通用的主底盤設計,可以根據需要更換前後的框架,以適應不同的懸吊系統以及動力總成,而這樣福特就可以用同一個底盤平台生產所有車款,從高性能跑車到越野車,甚至是電動皮卡等各種車型,這種設計的優勢在於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底盤結構,僅需調整細節即可滿足不同需求,而且這項技術還有助於解決福特長期以來的品質控制問題。

不論是大車還是小車,透過更換前後端的框架,就可以達成需求。(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模組化設計讓檢查以及修復的問題變得更加簡單,並且可以明顯地降低供應鏈成本,不過外界擔心簡化的生產流程可能會引起質量下降,但福特表示只要底盤結構設計合理,這種技術不僅不會降低車輛質量,還有可能提高整體生產效率,而對於福特來說,這項創新有望幫助公司在電動車市場上實現盈利,當然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此外這種模組化架構還能帶來更多的市場優勢,福特可以更靈活地調整車輛的軸距和寬度,甚至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製造長短軸距的車型,並根據需求調整馬力、扭力、懸吊種力以及車內空間等條件。

而車輛型式不論是低底盤跑車或者是皮卡車款都可以適應,將會讓福特的造車成本更低。(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局)

上述的種種優勢,意味著福特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推出更多新車型和新配置,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保持優勢,這項通用模組化架構技術不僅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質量控制,還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市場靈活性和競爭力,隨著這項技術的成熟和應用,福特有望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多樣化的汽車選擇。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台灣福斯汽車致力提供完善移動服務方案,更與多方平台合作,今歡慶 50 周年,傳奇經典掀背車Golf於 LINE GO 自遊租重磅登場,不僅投入百輛新車,還提供消費者豐富回饋,好禮雙重送好評加碼至六月底,讓消費者輕鬆體驗德藝駕馭樂趣。(圖片提供:VW)

VW再度攜手Line Go 推出百輛Golf加入自遊租平台行列

Next Post

蘭吉雅重返拉力賽戰場 推出Ypsilon Rally 4 HF賽車

Related Posts

Defender即將推出衍伸車款 體型較小的Sport車型2027年現身

JLR集團重整旗鼓之後,不僅是整個集團對外的形象截然不同,就連旗下品牌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現在Defender是一個獨立品牌,當然除了原本就擁有的90、110、130車型之外,這個極度受到歡迎的車輛也將有更多衍伸車款,據悉他們即將透過EMA電動汽車底盤平台打造一輛小型越野車,而這輛車的名稱將會是Defender Sport。 根據外媒的報導指出,這輛小型的Defender將會在2027年的時候推出,其名稱將會是Defender Sport,會有這樣的猜測其實也不奇怪,因為在Range Rover以及Discovery車款當中也都採用了這樣的命名方式,因此儘管官方尚未確認這個消息,但外界都推估…
看更多

福特Puma小改款發表 內裝大升級還有純電動力將亮相

Ford福特在歐洲市場推出了小改款的Puma,這輛車是福特在當地最小的休旅車款,現在為了持續保有一定的競爭力進行了小改款,可以看到外觀上的改變讓車輛更有現代化特色之外,內裝也同步升級變成更符合時下潮流的大型螢幕,並且在動力系統部分搭載輕油電的配置,但可惜的是ST車款沒有了手排變速箱,對於熱血車迷來說將會有些失望。 全新的Puma其實在車格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從外觀上還是可以輕鬆辨認,除了重新排列的燈具之外,最令人難以錯認的就是車頭的品牌廠徽,原本是上設計在水箱護罩的正上方,現在則是擺進了水箱護罩當中,這也是該品牌新車款的設計風格,全新的LED燈現在也可以選配為矩陣式LED,改款之後在當地提…
看更多

美國人不喜歡觸控螢幕 韓國現代將實體按鍵回歸

Hyundai韓國現代宣布,將在美國市場的車型中回歸實體按鈕,減少過去以觸控螢幕為主的操作介面設計,隨著全球汽車行業逐漸傾向於在車內廣泛使用觸控螢幕,現代也曾一度陷入數位化的潮流,但公司在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後,發現過度依賴觸控介面反而會影響駕駛體驗,尤其是對美國市場來說,實體按鈕的需求顯得更加強烈,而針對駕駛的回饋,現代承認之前在觸控設計上的投入太多,並決定逐步減少觸控設計,將更多的實體控制重新融入車內設計,從而提升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現代北美設計部副總裁河學秀(Ha Hak-soo)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採訪時表示:「我們在進行整合螢幕設計時,也嘗試過將許多控制功能搬到觸控螢幕上,但人們並…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