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Ferrari全新e-building工廠隆重揭幕

Ferrari全新工廠「e-building」盛大揭幕,這座工廠不僅將負責生產搭載內燃機和混合動力系統的躍馬跑車,還將成為Ferrari首款純電動跑車的誕生地。(圖片提供:臺灣蒙地拿)
Ferrari全新工廠「e-building」盛大揭幕,這座工廠不僅將負責生產搭載內燃機和混合動力系統的躍馬跑車,還將成為Ferrari首款純電動跑車的誕生地。(圖片提供:臺灣蒙地拿)

在義大利總統Sergio Mattarella的見證下,Ferrari全新工廠「e-building」盛大揭幕。這座工廠不僅將負責生產搭載內燃機和混合動力系統的躍馬跑車,還將成為Ferrari首款純電動跑車的誕生地。揭幕儀式中Ferrari全球董事會執行主席John Elkann、Ferrari全球副總裁Piero Ferrari、Ferrari全球首席執行官Benedetto Vigna以及Ferrari員工代表們齊聚一堂。

Ferrari全球董事會執行主席John Elkann先生表示:「我們深感榮幸能夠邀請到總統Mattarella先生與我們一同慶祝e-building的正式揭幕。這座工廠將以人為本與尊重環境的設計理念相結合,打造兼顧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護的工作場所。這項在義大利本土的投資,對於Ferrari未來的持續穩健發展尤為關鍵,同時也彰顯了我們對義式卓絕品質的不懈追求與支持國家發展的堅定承諾。」

生產靈活性

「e-building」的落成與使用,令Ferrari在生產靈活性上取得顯著提升,這與品牌重視收益品質、不單純追求生產銷量的戰略理念高度契合。同時,這座新工廠還充分彰顯了躍馬品牌的多元化動力系統戰略佈局,它將同時研發與生產內燃機、混合動力引擎和新型電動馬達,確保每一款動力系統都能為客戶帶來躍馬跑車獨有的駕馭激情。

Ferrari透過將全系列車型生產線整合至同一建築內,對Maranello現有生產設施的各項生產活動進行了更高效的重組和資源優化,從而提升對生產需求變化的快速適應能力。

配備尖端技術的全新「e-building」還將承擔起生產高壓電池、電動馬達和電動車軸這些關鍵電氣元件的重任。這些元件對Ferrari在技術和性能方面的差異化優勢至關重要。

注重環保

這座建築在設計上追求實現卓越的能源性能,巧妙融合了多種能源利用技術。例如,樓頂鋪設了逾3,000塊太陽能電池板,能提供高達1.3兆瓦的電力。冷熱電三聯供工廠計畫於今年年底停用,因此,這座建築將完全依賴於內外部的可再生能源供能,這些能源均具備原產地保證。

工廠還在生產週期中積極採用了多項先進的能源和雨水再利用解決方案。例如,在電池和電動機測試環節中,逾60%使用過的能源將透過蓄能器得到回收,進而為新的生產流程提供能源。

工廠在生產流程中引入了協作機器人和數位孿生技術,協作機器人可根據操作人員的需求相應調整自身行為,而數位孿生技術則可創建產品和流程的數位元複製品。(圖片提供:臺灣蒙地拿)

新工廠位於正在擴建的Ferrari園區北部。這裡原本有一些老舊且高能耗的工業建築,Ferrari透過收購並改造這些建築,在不增加土地消耗的情況下,成功地對這片區域進行了新開發。

以人為本

這座建築在設計過程中優先考慮到了員工培訓和福祉,為此設有專用的培訓區域。

兩年前,Ferrari便為即將在新生產線上工作的員工專門開設了培訓課程,目的是深入研究全新動力系統和新產品所需的技能和工藝,並強化員工在電動機方面的專業知識。Ferrari一直以來在機械和電子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累積,並且為了推動技術的持續進步和實現協同效應,還進一步研發了化學和電池組裝等相關技術及工藝。

工廠在生產流程中引入了協作機器人和數位孿生技術,協作機器人可根據操作人員的需求相應調整自身行為,而數位孿生技術則可創建產品和流程的數位元複製品。憑藉這些尖端解決方案,員工能夠遊刃有餘地掌控和運用技術,從而在生產流程中發揮更重要的角色。這也確保了躍馬產品系列的卓越品質,印證了品牌對細節的不懈追求。

此外,這座工廠採納了多種精妙的設計方案,旨在為員工營造一個宜人的工作環境。這些設計不僅包括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工作區、休閒區,還特別關注到員工的視聽舒適性。另外,工廠將自然光線與人工照明相結合,進一步優化了照明環境。

工廠還在生產週期中積極採用了多項先進的能源和雨水再利用解決方案。例如,在電池和電動機測試環節中,逾60%使用過的能源將透過蓄能器得到回收,進而為新的生產流程提供能源。(圖片提供:臺灣蒙地拿)

聚焦社區發展

新近落成的「e-building」充分彰顯了Ferrari在當地工業版圖的核心地位,而Ferrari根據當地社區的特殊需求所進行的不懈投資,更是鞏固了此一不可動搖的地位。

Ferrari不僅對總面積逾100,000平方米的區域進行了重新開發,還針對道路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一系列舉措使得這座全新建築與Maranello小鎮的環境和諧相融。此外,為了方便出行,Ferrari還特別修建了一條通往「e-building」的道路,並專門打造了一條長達1.5公里的自行車道,可與這座小鎮的交通網絡無縫對接。

道路設計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巧妙地將繁忙的交通引導至「e-building」物流中心的周圍區域,從而大幅減少了對行人的干擾。

出色的建築設計

「e-building」的外立面設計及其核心內部空間,由MCA建築事務所(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與Ferrari團隊聯手打造。MCA建築事務所作為行業的先驅,一直專注於推動永續方案,並積極投身於各類城市改造專案。

這座嶄新的建築高達25米,其外觀採用長方形的創新設計,與周邊的自然景致和建築和諧相融。正面設計獨具匠心,量身訂製的高效構造賦予了建築獨特的外觀造型,具有極高辨識度。乳白色與透明玻璃面板相結合的設計,不僅讓建築在白天沐浴充足的自然光,打破了整座建築的沉重感,更在夜幕降臨時營造出引人注目的「燈籠」效果。

這座嶄新的建築高達25米,其外觀採用長方形的創新設計,與周邊的自然景致和建築和諧相融。(圖片提供:臺灣蒙地拿)

全新工廠的外立面元件嚴格遵循製造與組裝設計(DfMA)原則進行設計和生產,旨在簡化現場組裝流程並便於後續的維護和保養。這種做法不僅顯著提升了專案的成本效益,還降低了所使用材料和工藝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自2009年以來,Ferrari便一直透過自建的冷熱電三聯供工廠進行發電,同時供應熱水和冷水。到了2022 年,Ferrari又增加了一個 1 兆瓦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廠。截至2023 年,這兩座發電廠已經能夠滿足Maranello工廠67%的能源需求,而剩餘的 33% 則由可再生能源補充。 2023  年,冷熱電三聯供工廠的總發電量達到了95GWh。值得注意的是,冷熱電三聯供工廠預計在2024年底停止運營,這將大幅降低燃油消耗及排

  放,此舉也標誌著Ferrari在去碳化(範圍 1和範圍2)進程中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相較於2021年,Ferrari 在2023年的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減少了16%;

相較於2021年,Maranello工廠的太陽能電池板輸出功率額外增加2.4兆瓦;

相較於2021年,2023年的天然氣採購量減少了640萬標準立方米。

相關新聞: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台灣代表隊於2024保時捷高爾夫杯世界總決賽勇奪季軍。(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台灣代表隊於2024保時捷高爾夫杯世界總決賽勇奪季軍

Next Post

賓利Continental GT大改款 油電V8擁有782匹

Related Posts

小米純電車款SU7正式發表 驚見V6、V8動力規格現身

中國科技巨擘小米要打造電動車也不是新鮮事,其實先前我們也已經從中國工信部那邊得到了SU7這輛車的部分消息,作為小米跨足電動車市場的第一個產品,SU7想要超越的對象是保時捷Porsche Taycan以及特斯拉Tesla Model S,他們甚至將動力系統命名為V6以及V8,這讓人很容易與燃油引擎的動力搞混,當然這樣的命名方式成功創造了極大的討論。 在11月的時候這輛小米SU7就已經出現,不過現在是官方正式發表這輛車,其車身尺碼的部分也正式公佈,車長來到4,997mm、寬1,963mm、高1,440mm、軸距也來到3,000mm,比起保時捷Taycan或者是特斯拉Model S都還要更大一些,而…
看更多

MG 5、Mahindra Scorpio獲得零顆星 ANCAP測試出爐

要在撞擊測試當中獲得零顆星實屬不易,畢竟新車上市多少都會強調車輛安全性,再者就是這也與保險費用有關係,因此撞擊測試結果將會影響著許多人的購買意願,原廠也不會想要讓自己是零顆星的演出,但是近日澳洲ANCAP公布了最新結果,竟然有兩輛車獲得了零顆星的成績,分別是MG 5以及Mahindra Scorpio,要知道在此之前,ANCAP也只有一輛車獲得零顆星而已,這彰顯了這兩輛車有多麼地不安全。 在MG5的撞擊測試當中,成人保護方面只獲得37%、孩童保護則是58%、行人保護為42%、主動安全則為13%,可以看得出來每一樣成績幾乎都是不合格,在正面偏位撞擊當中,駕駛的胸部以及腿部都有嚴重受傷的風險,正面…
看更多

比亞迪成長速度超驚人 第三季電動車產量全球最多、打趴特斯拉

中國在汽車產業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除了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之外,其製造的車輛價格超值也是一大重點,而且該國的電動車受到政府補助,在競爭激烈的狀況下有著極高的C/P值,對比其他國家的電動車來說便宜許多,而現在BYD比亞迪也即將躍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公司,他們在第三季銷售方面只與Tesla特斯拉差距3,456輛車而已。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過去是電動車的代名詞,但現在許多車廠漸漸崛起,特斯拉不再是電動車界獨大的公司,在幾年前他們試圖提高Model 3產量時甚至一度瀕臨破產,但現在他們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公司,在許多市場都佔據榜首的位置,但現在中國比亞迪來勢洶洶,預計今年就可以超越特斯拉…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