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BMW全球大規模召回 預計損失超過354億元

BMW在全球展開召回行動,此次的召回設計150萬輛車,預估虧損達10億歐元以上。(圖片來源:BMW)

BMW最近宣布,由於全球性煞車系統的問題,將召回約150萬輛汽車,這次召回可能使公司損失將近10億歐元,折合台幣約354.3億元,這項消息震驚了汽車業界,特別是因為這次召回涉及的車型範圍廣泛,包括多款熱門的BMW車型,此次召回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煞車系統的潛在缺陷上,這可能會影響行車的安全性,因此BMW不得不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這次的召回是因為煞車系統出了問題,也涵蓋許多不同的車型。(圖片來源:BMW)

BMW雖然在銷售部分表現優異,但是他們卻面臨了一項重大危機,因為煞車系統缺陷問題,他們不得不展開大型召回行動,這次影響的車輛約有150萬輛,整個召回計劃涵蓋了全球市場,涉及許多BMW的車款,包括部分高階車型,該公司正在積極應對這次的召回行動,希望能儘快完成相關檢測與修復,BMW強調他們將免費為車主修復這項問題,並且會確保所有受影響的車型能夠迅速且安全地恢復上路,這不僅是出於對消費者安全的考量,也是BMW為了維護品牌信譽所採取的必要措施。

BMW在日前消息傳出時,當日股價直接重挫超過10%以上,但隨著情況越趨明朗,股價也有回彈趨勢。(圖片來源:BMW)

此次的召回計劃一公布,BMW就面臨股價重挫超過10%以上的窘境,雖然具體的損失金額尚未曝光,但預估會有超過10億歐元的虧損,但公司表示,他們將努力透過內部調整來吸收這次造成的成本,以減少對整體財務狀況的長期影響,此外,BMW還將加強對車輛品質控制的監督過程,並進一步完善整個生產流程,以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這次事件對BMW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公司希望能夠通過迅速且負責任的行動,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這次的召回涵蓋許多車款,並且範圍是全球的車輛。(圖片來源:BMW)

雖然這次全球的煞車召回事件對BMW短期財務狀況帶來了巨大挑戰,但也展現了公司在面對質量問題時的快速應對能力,隨著召回工作的推進,BMW將持續加強其質量控制標準,確保未來的產品更加安全可靠,或許之後他們發現召回車輛不如想像中的龐大,或是透過新的方式修復這項問題,虧損有可能會不如預估的龐大,屆時股價也可能會有所回彈,畢竟近年BMW的銷售表現相當強勢,尤其是在電動車的銷售上位居豪華品牌的前段班,未來的潛力還是相當被業界看好。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1970 年代初期,保時捷對於賽車渦輪增壓技術的研究一直保持著高度機密。這場引擎設計的革命,不僅確保了保時捷在賽場上的輝煌勝利,更為渦輪增壓技術的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1972年917/10 Spyder賽道傳奇 開啟Porsche的性能巔峰

Next Post

福斯打定主意要裁員 與工會解約明年中開始動作

Related Posts

邁巴赫推出敞篷跑車 SL680 Monogram展現豪華運動特色

Mercedes-Benz賓士近期推出了全新Mercedes-Maybach邁巴赫SL680 Monogram,這是高級子品牌邁巴赫首次推出的SL敞篷車型,基本上就是一輛SL63的高級改裝版本,採用一樣的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來到585匹(PS),不過加速性能表現方面欠缺,這是為了提高舒適性,因此將車輛的引擎支架和懸吊系統都經過了重新調校,車重增加不少,最重要的是豪華感受直接上到最頂。 SL680 Monogram雖然有著680這個數字,但這並不是大家所期待的6.0升V12引擎動力,甚至也不是SL63 SE Performance的816匹插電式油電V8動力,只是普通SL63的動…
看更多

Cybertruck禁止轉售條款被破解 車主現在推出租車方案一天要價3萬元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上個月底發表了大家期待已久的純電皮卡Cybertruck,這輛車的所有細節都成為了車壇的討論焦點,從車輛周邊的改裝部件或者是相關產品,到購車時所簽訂的合約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而合約當中有一點就是車主禁止在一年內轉售車輛,但現在網路上出現了破解方法,現在車主直接透過租賃Cybertruck的方式賺錢,一天的租金甚至高達1,000美金,折合台幣約3.1萬元。 特斯拉上個月底交出了第一輛Cybertruck純電皮卡給車主,而在該場活動當中大概交出了10幾輛的車,當然這並不代表著結束,從目前的車身號碼來看,特斯拉大約交出了500輛的Cybertruck,這樣的生產步調看起來…
看更多

中國將在固態電池技術領先全球 上汽預告2026年導入量產車當中

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而這也讓他們的相關科技發展更加迅速,目前許多專家都認為電動車的儲能裝置將會以固態電池為最好的選擇,但目前各大廠的固態電池都還處於研發階段,僅有少部分的原型車或是概念車才會搭載,但現在中國上汽直接表示他們會直接在2026年的量產車當中使用這項技術,這超越了目前其他所有汽車品牌,也宣告著中國在固態電池項目領先全球。 中國上汽近日在新能源技術會議上宣布了他們的品牌計畫,該公司的高層表示,他們將會把最新的固態電池安裝在該汽車集團的所有品牌之中,包括了IM智己、Maxus上汽大通、Rising Auto飛凡汽車、榮威、寶駿、五菱、紅岩、申沃客車,以及源自英國的MG,這些品牌的所有…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