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特斯拉Model 3終於配置盲點科技 安全表現再次提升

Tesla在改款的Model 3身上加入了有燈號提示的盲點科技系統。(圖片來源:翻攝自YT@Automobile Propre)

特斯拉Tesla的車輛安全系統其實沒有太多人質疑,其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發展其實比許多車廠都還要更快,而被動安全部分也都相當齊全,但是有一個為人詬病的就是超便宜的盲點系統並沒有在Model 3車上看到,但現在終於可以在Model 3改款過後的車型上看到,雖然他的位置看起來有點廉價,但總比完全沒有還要來得更好。

新款的Model 3擁有盲點警示系統,但是其位置與目前的主流設計並不相同。(圖片來源:特斯拉)

現在大多數的盲點系統都已經與後照鏡結合,如此一來將會對於駕駛有更好、更直覺的使用方式,因為在變換車道時駕駛必須觀看後照鏡,而在後照鏡上直接以燈號閃爍提示是最直接的方式,而Model 3選擇安裝在車內的車門上,其位置於上方喇叭的部件當中,而這樣的配置其實現在還是有一些車輛在使用,但通常都是較老舊的設計或者是比較入門的車款,又或者是額外安裝的車輛才會配置在這個位置。

目前最主流的設計就是直接放置在後照鏡的鏡面當中,如此一來駕駛可以非常直覺反應。(圖片來源:Skoda)

雖然這是特斯拉第一次加入盲點警示燈號,但其實盲點問題他們過去就已經想到,因為在特斯拉的車款當中,只要你打下方向燈的同時,中央的螢幕就會顯示汽車旁的影像,而如果旁邊有車輛的話,車輛還會發出警告聲響,所以他們並不是沒有盲點警示系統,只是這個系統的設計位置以及傳達資訊的方式可能還不夠直覺,畢竟利用視覺且高光的燈號警示傳達,對於駕駛來說比較能夠迅速反應現在可能發生的狀況。

也有不少車款的設計是放置在後照鏡的內部,其燈光範圍更廣更容易被注意。(圖片來源:Skoda)

目前台灣地區尚未看到全新改款的Model 3,不過國外許多媒體以及YouTuber已經有機會試駕2024年式的Model 3,而從一些影片當中就可以看到這個盲點系統的設計,當然這輛車也進行了其他改革,像是車內標配了氣氛燈照明系統,讓整體感覺更為現代化,此外還有通風座椅的設計,在舒適度表現上更為亮眼,但是移除了方向燈撥桿、檔位撥桿還是受到不少批評,不過這將會是未來該品牌的設計主流,相信特斯拉的車主也早就已經習慣了。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Alfa Romeo全新小型休旅曝光 純電、燃油動力皆可選擇

Next Post
黃總帶你買好車

地位比神車還要高的佛車出現了 近期中古車市場變化太劇烈!

Related Posts

Skoda Enyaq RS創下世界紀錄 冰上連續飄移近16分鐘

Volkswagen福斯集團旗下的平價品牌Skoda在許多車輛的紀錄上有著良好表現,像是先前柴油動力版本的Kodiaq RS就擁有著紐伯林最速七人座的美名,而現在品牌當中的另一輛休旅車款也創下了金氏世界地錄,這輛純電的Enyaq RS在結冰的湖面上進行測試,並且打破了全球冰上連續飄移最長的時間,以15分58秒創下全新的世界紀錄。 這項紀錄的締造者是名國外汽車雜誌的試車手Richard Meaden,他駕駛著Skoda品牌的首款電動休旅車,並且成功地使用飄移狀態行駛了7.35公里的距離,在直徑60公尺的圓圈當中不斷橫向移動,總共花費了15分56秒,繞行這個圓形賽道達39圈,Enyaq RS的最高…
看更多

Peugeot e-Rifter新年式更有競爭力 續航里程有感提升

寶獅Peugaot新世代車款的外觀受到大家推崇,尤其是帶有獅子爪痕的設計非常有型,現在這輛的元素也可以在年式更新過後的e-Rifter純電車款上看到,除了外型上的更動之外,現在車輛也擁有了更好的續航里程,雖然在動力系統並沒有太多更新,但是透過更有效率的傳遞動力,讓續航里程提升了40公里,現在可以擁有320公里的純電續航表現。 Peugeot近年來的車款更新總是受到關注,現在e-Rifter的推出也是如此,大膽的外觀設計相當受到歡迎,在日行燈的配置上採用了新世代車款的三道爪痕設計,而前方的水箱護罩也採用了封閉式的設計,保桿經過重新設計之後顯得更為粗壯,而且使用上了多種材料堆疊,像是下氣霸以及兩側…
看更多

國產電車銷售王Luxgen n7 LR長程版試駕 大電池開更遠 質感配備再升級!

Luxgen與鴻海合作推出n7電動跨界休旅車之後,以國產平價策略大獲市場歡迎,去年收近萬訂單,銷售成績亮眼從路上能見度可見一斑。去年底,Luxgen再推出「n7 Long Range」長程版,也就是搭載更大容量電池的車型,同時針對內外配備與質感進行升級,從上市至今已接2千餘張訂單,相信還會持續穩定成長。 說實在的,這款國人自研的n7 LR版本整體表現挺到位,而且相當好開,快來觀賞試駕影片,了解這款買得最好的國產電動跨界休旅的整體表現吧! 相關新聞: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