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保時捷Macan EV內裝亮相 三螢幕配置還有擴增實境展現科技風範

保時捷現在曝光Macan EV的內裝照片,擁有三個螢幕的配置彰顯科技色彩。(圖片來源:保時捷)

德國跑車大廠Porsche保時捷現在也將在休旅車領域當中推出純電車款,第一輛車是大家熟知的中小型休旅車Macan,而作為該品牌第一輛純電休旅,現在率先將內裝鋪陳亮相,可以發現車輛大量借鑒了Taycan以及Cayenne的設計,並且在儀表台上有三個大螢幕,包含了副駕駛座前方也都有配置,呈現更完整的科技面貌。

副駕駛前方可以選配一個10.9吋的螢幕,在行駛過程當中可以觀看影片。(圖片來源:保時捷)

其實Porsche保時捷的純電Macan已經醞釀許久的時間,而隨著發表時間將近,原廠首先釋出Macan的內裝鋪陳,其設計相當接近老大哥Cayenne,採用了12.6吋的全數位儀表,並且在儀表旁放上檔位切換按鍵,而中央的車載娛樂系統螢幕來到10.9吋,另外如果想照顧副駕駛的乘車感受,也可以選配副駕駛座的螢幕,該螢幕也是10.9吋,在行駛過程中可以觀看影片或者是使用TikTok等程式,當然這塊螢幕也已經做好防窺處理,駕駛在行駛時並不能看到這塊螢幕的內容。

抬頭顯示器擁AR擴稱實境功能,對於駕駛來說將會更加方便。(圖片來源:保時捷)

而駕駛座前方除了配置數位儀表之外,還有一個擁有擴增實境功能的抬頭顯示器,用於導航功能時將會指引出明確的道路訊息,讓駕駛再也不會走錯路線,而在中央扶手的前方配置上車輛的空調系統,採用實體按鍵的設計也是呼應了許多車迷的期待,不過在這次原廠公布的照片當中並沒有揭露外觀特色,但在網路上其實有不少車迷已經捕捉到這輛車的身影,可以發現在空力設計上相當具有運動感,而在車尾部分則是有著奇妙的前衛氛圍,基本上一眼就可以看得出這輛車純電動力的車款。

擴增實境功能用於導航上將會讓指引更為清楚,駕駛再也不用低頭就可以知道轉向資訊。(圖片來源:保時捷)

不過喜愛燃油引擎的車迷也不用太過傷心,因為保時捷也已經表示純電動力並不能取代燃油引擎,因此兩種車型將會並存幾年,等到決大部分的客戶都已經準備好轉換動力時,並且在基礎設施都已經完備的時候,很可能會到2025或者是2026年才來檢視是否放棄燃油引擎的Macan,目前純電的動力規格尚未知曉,不過據悉將最頂規的版本將會有612匹(PS)的最大馬力以及100公斤米以上的扭力峰值,而看看現在Macan GTS其實也只有440匹而已,相信大家都會更喜愛大馬力的電動車才是,而Macan EV的發表日期雖然尚未確定,不過應該在未來幾個月內就會看到,並且在2024年開始販售。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為進一步追求極致的駕馭樂趣,呈現速度美感,Maserati 以義大利文「Cielo」 ── 天空為名,詮釋天際之境的自由感受。(圖片提供:島耕作)

絕美上空GT跑車 Maserati MC20 Cielo全台首秀

Next Post
勞斯萊斯汽車台灣總代理盛惟發表全新 Black Badge Cullinan Blue Shadow限量典藏版車型。(圖片提供:盛惟)

勞斯萊斯致敬太空邊界 Black Badge Cullinan Blue Shadow全台僅只一台

Related Posts

如何把Skoda Kamiq改成重裝露營車? 露營達人浪哥現場教戰玩露營

誰說去露營一定得開大車?麥克趁這次試駕Skoda Kamiq小改款,就把身為CUV的Kamiq改造成一台「重裝露營車」,同時邀請知名露營達人「浪哥」,一起開著這台重裝露營Kamiq去露營!想知道Kamiq的能耐,以及露營初學者、小家庭露營該注意哪些事情嗎?趕緊來看片喔! 相關新聞:
看更多
Daihatsu Atrai Wildranger

Daihatsu展現輕型自動車實力 公布2023東京改裝車展名單

雖然Daihatsu已退出台灣市場多時,但專注輕型自動車的實力在日本市場依舊引人注意。日前Daihatsu發表了將2023東京改裝車展(Tokyo Auto Salon 2023,1/13~1/15)及2023大阪車展(Osaka Auto Messe 2023,2/10~2/12)的展出車單,以「DAIHATSU VILLAGE2023 Bigger Dreams, Bolder Daihatsu」為主題,展現開著Daihatsu進行自我挑戰的想法! Atrai Wildranger 以叢林綠與黑色斜對交錯的Atrai Wildranger,高頂箱型設計,加上車體類鋼彈的軍風塗裝與粗顆粒車胎…
看更多

歐美提高對中國電動車的貿易壁壘 澳洲則敞開大門歡迎中國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國之一,正面臨來自美國和歐盟的貿易壁壘,但是澳洲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他們敞開雙手歡迎中國電動車進入當地市場,這在歐洲與美國都開啟貿易戰之後,顯得格外特別,而澳洲的電動車市場也不斷在成長當中,政府更想要透過許多政策來提高電動車的佔有率,中國電動車很可能在澳洲市場闖出一片天。 在美國和歐盟,中國電動車品牌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貿易限制,美國已經加強封鎖中國汽車製造商,其最大目的就是為了禁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歐盟則祭出了最高38%的關稅,某些品牌的關稅可能沒這麼高,這是根據歐盟針對各車廠接受中國政府補貼的評估,而有不同的課稅標準,最大的…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