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Porsche GT4 e-Performance純電啟發未來賽車運動願景

保時捷以 GT4 e-Performance 邁向純電未來。(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保時捷以 GT4 e-Performance 邁向純電未來。(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奧地利籍賽車手 Klaus Bachler 試駕擁有 1,088 PS 最大馬力的保時捷 GT4 e-Performance 純電跑車,由零加速至時速 200 km/h僅需5.6 秒。

Klaus Bachler 出身自擁有「河畔之國」美譽的奧地利施蒂利亞州(Styria),他的職業生涯自2020年開始也與電「流」密不可分。作為一位賽車手,Bachler 每年有多達 25 個周末都駕駛以汽油為動力的保時捷 GT 賽車比賽,然而,他也熱愛身為保時捷 GT4 e-Performance 測試車手所擁有可親身體驗其純電魅力的「特權」。

三年前的春天,Bachler 首度駕駛 GT4 e-Performance 賽車緩緩向前了幾公尺,為保時捷寫下歷史性的一刻。這是保時捷第一款自行打造的純電賽車,不僅擘畫賽車的未來輪廓,更是啟發賽車運動未來願景的核心動力。

奧地利籍賽車手 Klaus Bachler 試駕擁有 1,088 PS 最大馬力的保時捷 GT4 e-Performance 純電跑車,由零加速至時速 200 km/h僅需5.6 秒。(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樂於嘗試嶄新科技

現年 31 歲的 Bachler 歷練豐富,可說是一位傳統的汽車狂熱份子,但同時他也夠年輕,對新科技抱持開放態度。當他被問到是否曾對電動車抱持偏見時,他憤恨不平地回答:「我從來沒這麼想過,我總是樂於嘗試新科技。」

最令 Bachler 感到訝異的是電動車能夠爆發出的充沛動力:「GT4 e-Performance 擁有 1,088 PS 最大馬力,由零加速到時速 200 km/h僅需5.6 秒,由零加速到時速 100km/h 更僅需 2.3 秒。我想這些數據已經能證明一切。」其他關於GT4 e-Performance 的事,就聽負責測試原型車的 Klaus Bachler 娓娓道來。

三年前Bachler 首度駕駛保時捷第一款自行打造的純電賽車 GT4 e-Performance,不僅擘畫賽車的未來輪廓,更是啟發賽車運動未來願景的核心動力。(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首先問到Bachler 關於GT4 e-Performance 與保時捷內燃機引擎最大的差異,他說道:「非常清楚的差異在於性能,GT4 e-Performance 的動力驚人。其次則是電動馬達的反應速度,其優異的動力能在電動馬達在轉速較低的時候立刻提升,當然同時也會帶來很高的阻力矩。駕駛者則必須透過調整駕駛風格適應其強大四輪驅動的動力。」

當被問及該如何調整駕駛風格時,Bachler表示:「首先必須先確定目的,是要以 1,088 PS的最大馬力狀態下進行單圈成績挑戰的排位賽,還是進行多車同場競技的爭先賽?以如此大動力進行排位賽時,最重要的是能夠盡快讓車輛回正,GT4 e-Performance 必須確實通過彎頂點才能全力加速,如此在出彎時就能夠獲得更快的圈速。換言之,必須要盡可能縮短車輛進彎的時間。」

這就是為何在排位賽模式中,設定必須要非常激進,讓車手能夠盡早踩下煞車。Bachler接著說道:「然而在比賽的設定中,我們的動力輸出『僅』612 PS(450 kW)雖然很強勁,但相較全輸出狀態顯然小了很多。在這個階段,駕駛風格和車輛設定都更接近一部內燃機引擎的賽車。」

現年 31 歲的 Bachler 歷練豐富,是一位傳統的汽車狂熱份子,但同時也勇於嘗試賽車相關新科技。(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必須適應強勁的性能

Bachler給業餘車手駕駛 GT4 e-Performance 賽車的建議中提到:「首先,最直覺的是車手必須適應如此強勁的性能。GT4 e-Performance 的加速性能令人相當難忘,就連專業車手都印象深刻。但一旦適應之後,GT4 e-Performance 是相對容易操駕的賽車。」

被問到當所有賽車都從油轉電之後賽車手角色面臨的轉變,Bachler 說道:「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研究這部原型車,還沒有嘗試駕駛兩部 GT4 e-Performance 賽車同場競技,因此尚未詳細體驗到在兩部賽車對決時的具體成果。但我並不認為它與 911 RSR 這類使用汽油動力的 GT 賽車會有太大的差異。原因很簡單,每個車手都想成為第一個進彎或是第一個出彎的人,這種駕駛方式不會對兩人對決的性質有巨大影響,一切都將回歸到賽車手的本質。」

何時能看到這輛車正式上路奔馳?

測試車手並非能夠決定此事的人,Bachler 說道:「我們的工作是將原型車送上賽道,並順利運作。未來這部車會如何發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有可能會成立像是 Supercup 或 Carrera Cup 一樣的品牌統規賽,或者是不久後會有其它品牌也推出類似的賽車,這樣我們就有機會與其他純電原型賽車一較高下。」

這部賽車的可能性並不僅限於封閉賽道,畢竟誰都想在爬山賽中看到像 GT4 e-Performance 一樣動力強勁的賽車。

激發所有賽車感官

Bachler 認為打造一部對使用者友善的賽車對於客戶賽車運動尤其重要。「我從一開始就參與研發,過程相當緊湊,但也非常有趣。極度複雜的測試過程與傳統賽車的測試截然不同。」

而一切辛苦已成就豐碩的果實。他說:「我們成功開發出一部跑得快,又容易上手的賽車,這對於未來會駕駛這款賽車參與賽事的人相當重要。這部車強烈的加速度能夠激起車手的所有賽車感官,但卻不會令人不知所措。」

所有參加Red Bull Ring賽車學院、極具潛力的賽車手都獲得駕駛 GT4 e-Performance 的機會,共同見證了 Bachler 所說的一切。Bachler 說道:「學員們都非常興奮,尤其是加速能力和動力性能,他們除了懾服於 GT4 e-Performance 強悍的動力之外,也對處理道路的能力印象深刻。儘管電池使車重增加,但過彎性能仍舊優異,在彎道中的操控性能令人驚豔。」

GT4 e-Performance不僅擘畫賽車的未來輪廓,更是啟發賽車運動未來願景的核心動力。(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這就是這位在VLN賽事中保有多年紐柏林北環賽道單圈紀錄、曾在 SPA賽道獲勝,也曾在利曼、Daytona 等世界上最美麗,又歷史悠久的賽道上征戰多年的賽車手對保時捷 GT4 e-Performance 所做的評論。藉著參與研發擁有 1,088 PS 最大馬力、以純電驅動的GT4 e-Performance,如今他也是最早洞悉純電 GT 賽事未來將如何發展的人之一。

相關新聞: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HIACE CAMPING 嗨咖露營趣」活動邀請車主及其家人朋友體驗歡樂愜意的車露時光。(圖片提供:和泰)

Hiace Camping嗨咖露營趣 現場感受Hiace露營車魅力 

Next Post

蘋果電動車宣佈終結 花費10年、數十億美金研發換得一場空

Related Posts

Subaru BRZ新年式小幅提升 懸吊、煞車、胎圈升級

Subaru BRZ與雙生車輛Toyota 86可說是密不可分,但是市場上傳出下一代Toyota 86將會改採自行研發的道路,而Subaru BRZ將會在這代結束之後走入歷史,但在這之前原廠將2024年式車型作出更新,不僅是在懸吊系統方面有所升級,包含了煞車也改用了Brembo的卡鉗,並且換上了米其林Pilot Sport 4輪胎來面對運動跑車這塊市場。 其實早在上週就傳出了這輛車的相關消息,而Subaru現在正式發表了全新年式的BRZ tS,雖然升級的項目並不顯眼,現在懸吊系統將過了STI部門調教過,並且使用了Hitachi的阻尼,據了解這套系統將會實現最大程度的輕量化,並且有著超低重心以及…
看更多

現代N Vision 74又傳出不量產了 官方回應: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Hyundai現代汽車近年來發表許多令人興奮的概念車款,其中N Vision 74不論在外型或者動力上都非常有特色,而先前傳出這輛車將會於5月底推出量產版本,消息傳到了世界各地的車迷耳裡,正當大家都在期待5月底到來的同時,韓國媒體發出了震撼彈,因為現在官方表示這只是傳聞而已,他們對於這輛量產車的消息一無所知。 N Vision 74是一輛非常前衛的概念車,外型與電影回到未來當中的車款非常神似,而且動力採用氫燃料電池複合系統,高效的馬力輸出是最大看點,雖然實際奔馳的樣貌還是個謎,但從原廠發出的消息來看相當令人期待,先前有消息傳出在5月27日會在韓國首爾舉辦Pony Day,這是為了紀念該品牌的首…
看更多

不讓特斯拉NACS專美於前 七大汽車品牌聯合打造全新充電網絡

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的充電規格現在於北美市場成為主流,各大廠都開始使用NACS北美充電標準接頭,但是有部份的專家認為這樣一家獨大的方式在未來恐造成困擾,現在有另外七家車廠出面組成新的合資公司,包括BMW、GM通用汽車、韓國現代、Kia、Mercrdes-Benz賓士、日本Honda以及Stellantis汽車集團,希望可以在北美打造全新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NACS北美充電標準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的熱門話題,許多車廠都相繼宣布加入到這個陣容當中,畢竟這個規格將可以使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絡,不僅是充電站的設立相當普及,再加上其穩定度相當高,而且快充速度表現也非常良好,對於使用者來說將會是一大利多…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