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賓利大改款Flying Spur搭載超強動力 超豪華四座跑車登場

賓利第四代Flying Spur看起來與第三代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在細節處依舊有所調整。(圖片來源:賓利)

Bentley賓利推出的全新大改款第四代的Flying Spur,這輛車是該品牌史上最強大的四門豪華性能跑車,這款車採用了最新的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不僅提供了卓越的性能,還在豪華與舒適之間找到了完美平衡,Flying Spur在外觀上與之前的車型非常相像,但在細節上進行了多項升級,讓車輛在保留品牌經典設計的同時,增添了現代感和運動風格。

第四代的Flying Spur重點在於動力更新,換上4.0升PHEV系統擁有782匹的綜效輸出表現。(圖片來源:賓利)

這輛被原廠稱作是四門跑車的第四代Flying Spur,其中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強大的動力系統,新一代車型配備了一具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能夠輸出600匹(PS)最大馬力,並搭配一台190匹的電動馬達,綜效輸出來到782匹、102公斤米,讓車輛能夠在3.5秒內完成百公里加速,比之前的W12引擎版本快了0.3秒,成為品牌最快的四門轎車,也讓它在同級別車款中脫穎而出,車輛搭載25.9 kWh電池組能夠提供75公里的純電續航,而當兩種動力源共同運作時,總續航里程可達829公里,顯著超越之前的混合動力車型,在電動模式下,最高車速也可達140km/h,展現出卓越的動力性能和效率。

內裝維持著一貫的豪華特質,並且有多面料可以選擇。(圖片來源:賓利)

Flying Spur的駕駛技術同樣先進,結合四輪轉向技術、主動懸吊系統和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實現更為優異的操控性和駕駛體驗,這些技術確保了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和操控靈敏度,同時也提升了低速駕駛的靈活性,新車的車重分佈為48.3:51.7,底盤系統和ESC都採用了全新的設計,一切的更動都是為了更好的操控性,而駕駛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駕駛模式,不同模式將會調整整懸吊系統的硬度和動力輸出曲線,提供最佳的駕駛體驗。

座椅舒適度相當高,同時還可以選配健康座椅讓疲勞程度大大減低。(圖片來源:賓利)

Flying Spur提供了幾乎無限的配置選擇,光是外觀顏色就有101種,並且還可以使用Bentley Mulliner的專屬定製服務進行特殊需求,內裝則提供了22種主皮革顏色、11種次要皮革顏色,以及4種配色方案,共計700多種不同的皮革組合,讓車主能夠打造完全個性化的豪華座艙,座椅部分也維持了高質感配置,同時四個座椅還可以選配健康座椅,包括座椅自動溫度和姿勢調整功能,透過分區加熱和通風來測量和保持完美的溫度,並在整個旅程中舒緩、無縫地改變乘員肌肉的壓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疲勞,在外觀部分則是針對了細節,像是保桿以及水箱格柵做出差異,讓車輛看起來還是有些微的不同,目前價格尚未正式公布,但肯定不會是便宜的售價。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已故甩尾巨星Ken Block公司負債386億 Hoonigan宣布破產

Next Post
1970 年代初期,保時捷對於賽車渦輪增壓技術的研究一直保持著高度機密。這場引擎設計的革命,不僅確保了保時捷在賽場上的輝煌勝利,更為渦輪增壓技術的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片提供:Porsche Taiwan)

1972年917/10 Spyder賽道傳奇 開啟Porsche的性能巔峰

Related Posts

豐田bZ Compact尺碼介於品牌兩大熱門SUV 原廠透露亮相時間

Toyota bZ Compact在美國洛杉磯車展進行首演後,又接續在歐洲亮相。隨著C-HR Prologue概念車登場,打破了bZ Compact是C-HR後繼車的推測,如今原廠也揭露bZ Compact尺碼設定,有望是一款介於RAV4與Corolla Cross之間的新SUV級距,最慢應會在2026年前推出量產版本。 bZ Compact與C-HR Prologue有著雷同的設計語彙,除了是新世代家族化的象徵外,畢竟兩車都出自Toyota歐洲設計總部,概念車長得像倒也沒那麼意外了。根據最新消息指出,bZ Compact車長×車寬×車高為4,538 mm×1,888 mm×1,560 mm,…
看更多

Hyundai真的想要取消方向盤 最新專利曝光比特斯拉還先進

方向盤是車輛控制方向的重要元件之一,基本上從有了汽車開始,方向盤就在汽車上頭,直到現在所有的車款都還是使用方向盤來控制方向,而且多半還是採用了接近圓形的形狀,先前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想要改變,推出了Yoke超級特別的方向盤配置,沒想到引起了許多人的不適應,並且表示這樣的改變根本不好用,而現在韓國大廠Hyundai現代汽車似乎有了更先進的想法,他們想要把傳統的方向盤直接拔掉,改成兩側的握把進行車輛控制。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Hyundai提出這樣的想法,因為在先前的Prophecy概念車上,其內裝就沒有了方向盤系統,取而代之的是在駕駛艙左右兩側的操控桿,當然目前的實車都還沒有這樣的設…
看更多

Honda打造全新電動逸品 Motocompo以純電配置重返市場售價僅3.2萬元

相信Honda粉絲應該都還記得在80年代時,他們推出過一款Motocompo超小型的摺疊摩托車,而當初打造這台摩托車就是為了可以在摺疊過後收進當時City車款的後車廂當中,雖然只有50cc的排氣量,最高時速也不快,但是卻可以讓駕駛即便停車距離較為遙遠,依舊可以相當輕鬆地抵達目的地,而Honda現在要在21世紀將這個理念復興,推出了Motocompacto純電摺疊電動小車。 這輛純電動的Motocompacto就是為了解決通勤者的最後一哩路而生,他只有6.8Ah的電池容量,續航里程也是超低的19公里,而且充電透過普通110V插座還要3.5小時,這看起來就不是為了要讓你進行通勤的設計,而其電動馬達…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