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Urus跑拉力也沒問題 開這輛車論誰都可以當拉力車手

Urus Performante擁有拉力模式,將會讓車輛更容易產生飄移動態。(圖片來源:藍寶堅尼)

如果你想要擁有超跑性能,同時搭配上休旅特質,其實現在市場上你有很多的選擇;其中之一就是Lamborghini藍寶堅尼的Urus。如果,你還要再加上越野特性的話,那麼這輛Urus Performante應該是會是你最佳的選擇。只不過,在台灣你要多加380萬元才可以擁有,但擁有之後你肯定不會後悔,因為官方釋出的最新影片可以看到這輛車在沙地上瘋狂飄移,讓人想體驗一下超跑SUV到底還可以多厲害。

Urus Performante在沙地上飄移的畫面讓人感到瘋狂。(圖片來源:藍寶堅尼)

一輛藍寶堅尼Urus已經相當吸引人,畢竟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擁有650匹的最大馬力以及86.7公斤米的狂傲扭力,在一輛休旅車上相當難見,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要3.6秒,超跑等級的感受讓人羨慕,而如果是Performante版本的話,動力提升到666匹(CV),扭力維持相同的86.7公斤米,百公里加速進步到3.3秒。

Urus Performante不只是性能提升,拉力模式更是一大重點。(圖片來源:藍寶堅尼)

而會有這樣的性能表現,有一部分功勞是來自於輕量化工程的結果,車輛內部採用大量的輕量化Alcantara皮革,並且取消氣壓懸吊系統,改為使用半主動式懸吊,帶來的結果是重量更輕,而且更能精進操控表現,整體車重減輕了47公斤,底盤也降低了20mm,輪距則增寬16mm,帶來更競技化的車輛風格,但不只是性能表現更為亮眼,其中加入了拉力模式將讓人無法自拔。

Urus Performante在原廠的影片當中相當具有吸引力。(圖片來源:藍寶堅尼)

影片當中就是使用了拉力模式,在越野賽道上瘋狂飄移的表現讓人驚艷,在拉力模式之下,電腦重新分配了車輛的防側傾以及懸吊系統,讓Urus Performante後軸可以更靈活,這樣將會更容易創造出飄移的動態演出;簡而言之,這讓車輛擁有更有趣的駕駛體驗。不過,要開著一輛破千萬的車在砂石道路上狂飆,也要夠有錢才可以,畢竟這對車子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駕駛方式,就連烤漆可能都會受到損害,但這對Urus Performante的車主來說,應該也不算什麼才是。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賓士宣布將Level 3科技導入美國市場當中,將會率先於內華達州以及加州登場。

賓士宣布Level 3自動駕駛登入美國 成為全美第一家提供這項服務的品牌

Next Post
U-POWER X Kia 攜手合作提供 2023 年式 EV6 新車主無限超高速充電體驗。

U-POWER與Kia合作 提供23年式EV6新車主無限超高速充電

Related Posts

BMW進攻純電市場 2023年IAA車展品牌最新科技全上演

2023年的IAA慕尼黑車展即將展開,貴為全球三大車展之一,而且又在歐洲主戰場,自然許多品牌都會在這邊大展手腳,尤其又是德國品牌BMW,他們宣布將會在這次的展覽當中展演品牌的最新車型,而且都將會與電動以及未來的車輛能源有關,包含了全新的5系列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版本,以及全球首款可以防彈的電動豪華轎車i7 Protection。 全新5系列的發表在豪華中大型房車市場當中掀起討論,而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的出現更是完善了整個產品陣容,不論是你想要純電的i5,或者是從油轉電的油電車款都可以選擇,PHEV車型更有四缸或者是六缸的引擎配置,並且把電動馬達與八速自排變速箱結合,強大的動力輸出令…
看更多

福特野馬GTD成績公布 紐柏林七分內挑戰成功

Ford福特Mustang GTD成功在綠色地獄Nurburgring牛柏林賽道創下6分57.685秒的成績,成為目前最快的美國量產車,但福特並不打算止步於此,這款性能旗艦車型不僅打破了美式肌肉車的紀錄,也向歐洲超跑主導的領域提出挑戰,福特執行長Jim Farley明確表示,Mustang GTD還有潛力提升圈速,並計劃未來再次挑戰更好的成績。 Mustang GTD的成績由Multimatic Motorsports的車手Dirk Müller完成,兌現了福特對外界的承諾,這輛車雖然略微超越了Porsche保時捷992 GT3的6分59.93秒,但與保時捷992 GT3 RS的6分49.32…
看更多

Mazda 2、CX-3同步更新 現在螢幕終於變大了

Mazda品牌旗下的入門車款Mazda 2以及他的跨界兄弟CX-3,兩輛車其實從2014年以來就沒有太多變化,不過現在因為入門車款的競爭其實也非常激烈,尤其是在舒適性配備上大家都會進行比較,因此他們現在更新了車內的娛樂系統,現在將會支援Mazda Connect功能,並且讓螢幕來到8.8吋的尺寸,相信這才是現行新車大家可以接受的標準。 雖然這兩輛車其實在台灣也都配置上了7吋的車載娛樂系統螢幕,但是日本市場部分現在進行年式更新之後,螢幕放大到8.8吋,其畫面比例也變得更寬一些,而且還有著Mazda Connect的功能,現在車主可以撥打緊急電話、定位車輛,並且透過你手上的智慧型手機遠端控制某些功…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