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Volvo將電池快充時間縮短30% 只透過軟體優化就可以加速充電過程

Volvo投資的一家新創公司發展出全新軟體,安裝之後將可以讓快充時間縮短30%。(圖片來源:Breathe Battery Technologies)

電動車的充電速度現在成了關鍵話題,因為如果充電速度夠快,其用戶體驗就可以越接近燃油車加油這麼簡單,不過以目前的科技來說還沒辦法達到如此迅速的充電,而現在Volvo希望讓他們的車主可以更加方便,該品牌投資的一家小公司就是在開發相關的充電優化軟體,只要夠過軟體更新的方式就可以讓充電時間縮短30%左右。

透過軟體更新的方式就可以讓在路上跑的電動車擁有更快速的充電過程,且電池壽命還不會受到影響。(圖片來源:Volvo)

其實自2018年以來,Volvo一直都在投資一些新創小公司,這些公司都是在開發對於車輛的相關技術,而現在其中一家位於英國,名為Breathe Battery Technologies的公司聲稱開發出全新的軟體,他們透過演算法來管理整個電池充電的過程,在傳統上,電動車透過已經寫好的規則來分級充電,以確保電池的安全,但是該公司的技術可以即時動態控制能量流,實現將電池從10%充飽至80%,可以節省15%~30%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如果快充時間是20分鐘,透過更新軟體將可能實現15分鐘內就可以達成目的。

安裝軟體過後電池也可以更為健康,這應該是所有電動車主的願望。(圖片來源:Volvo)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不只是顯著地加快了整個充電過程,該軟體可以動態控制能量流,意味著車主可以在車輛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享有更短的充電時間,而且電池的壽命還未增加,也就是說過往我們想像中電池如果受到越快速的充電,其壽命將會越短的狀況是不存在的,Volvo表示這項技術將不會損害電池組,而且該軟體可以監控電池的健康狀況,避免鍍锂現象的發生,目前Volvo也將會是第一家使用該技術的汽車品牌,並會在即將推出的電動車當中提供這項技術。

他們不只是針對汽車電池做出研究,其實手機電池他們也有所涉略,並且讓電池擁有更長的壽命。(影片來源:Breathe Battery Technologies)

當然這項技術如果進入到真實世界當中是否真的會這麼神還有待觀察,但假設經過Volvo測試之後真的可以實現更快速的充電,卻不會引響任何電池壽命的話,那麼只要透過無線軟體更新就可以讓該品牌所有電動車擁有這項技術,而未來Breathe Battery Technologies也可能會出售這項技術給其他車廠,讓大家都可以享受到更快速充電的便利性。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貨物既出概不退還 現況交車風險高為什麼現今仍存在市場上?#黃總帶你買好車EP166!

Next Post

IIHS公布駕駛輔助系統調查 評價最好不是賓士或特斯拉 而是Lexus

Related Posts

Model Y有望低於200萬!全新入門車型美國上線

電動車龍頭大廠特斯拉Tesla在上週才於美國宣布降價消息,這也是該品牌今年度第五次宣布降價,相信這已經讓許多車主氣得跳腳,但無奈他們並不會改變這樣的定價方式,特斯拉依舊試圖使用價格戰來贏過其他車廠的攻擊,而在這波降價潮當中,除了所有車款都有價格的改變之外,在熱門的Model Y車系當中也增添了一款全新的入門車輛,不到5萬美金的售價,相信將會吸引更多潛在客戶下單購買。 Model Y的降價是許多人心中的痛,尤其是第一季的時候有一波將近20萬的降幅,讓許多人欲哭無淚,現在Model Y也在此波降價潮當中,雖然降價幅度並不大,但預估不久之後台灣應該也會有5~6萬元左右的降價,不過令人開心的是現在Mo…
看更多

賓士CLA概念車時尚登場 純電續航里程達750公里

德國豪華龍頭品牌Mercedes-Benz賓士正在慕尼黑車展上發表最新概念車款CLA Concept,這輛車以純電之姿降臨,其設計風格更為時尚,四門轎跑樣貌加上獨特的三芒星頭燈式樣非常吸睛,而車頂的光達系統似乎在宣示著這輛車擁有更高階的輔助駕駛功能,另外大家更在意的續航里程部分,原廠表示這輛車將會有超過750公里的演出,將會成為市場上該級距的佼佼者。 雖然這輛CLA Concept還只是一輛概念車而已,因此未來量產之後的樣貌肯定不會這麼前衛又先進,而關於量產車的發表日子應該也已經不遠了,因爲在歐洲道路上已經可以看到純電CLA正在進行測試,明年下半年就會看到這輛車現身,不過概念車款的驚艷表現依舊…
看更多

Honda Civic Type R TCR廠車照曝光 競技用賽車一般人買不到

「Type R」是Honda市售車最高性能指標,以Type R為基礎再進行強化改造的TCR(Touring Car Race)則是廠車,這觀念很簡單卻很重要。 全新世代Civic Type R發表後Honda隨即展開TCR計畫。 由本田性能部門(Honda Performance Development)聯手JAS Motorsports團隊,TCR廠車外觀完全依照賽事規格,車頭進氣柵更換成金屬網,引擎蓋外表增加通風口與散熱孔道,引擎蓋固定方式改為快拆式鎖扣(沒錯,就是早年Civic改裝迷特愛部品)。 為求抓地面積,設計團隊加大TCR廠車的前後輪距,並採取寬車體設計,整體樣貌與市售Type R…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