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中國市場帶動整體銷售 全球電動車銷售暴增3成

零跑汽車透過Stellantis將觸手伸向全球市場,來自中國的電動車正在推動全球電動車銷售成長。(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2024年9月,全球電動化車輛(純電動車與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的銷售量達到新高,總交車數量達到17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5%,尤其是中國市場表現相當亮眼,9月的交車數量超過110萬輛,成為連續第二個月電動化車型銷量突破百萬的市場,其成長率更高達47.9%,遠高於其他地區,中國的亮眼表現也讓今年9月份成為全球電動車銷售的歷史最佳月份,展示出該中國在推動全球電動化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全球銷售市場因為中國的大量成長而推動,中國也成為連續兩個月電動車型銷售破百萬的唯一國家。(圖片來源:Rho Motion)

根據Rho Motion的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對電池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油電動力車(PHEV)的需求推動了全球的成長,9月份全球共交付170萬輛電動化車型,而這當中光是中國市場就占了65%以上,中國也連續兩個月在電動化車型的交付量超過百萬輛,顯示出當地市場對電動化車輛的強烈需求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也帶動了2024年前九個月的全球銷售總量達到1,15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從2023年的540萬輛增至720萬輛,年成長率達到35%。

全球各地在前九個月都可以看到明顯成長,歐洲地區的銷售稍顯疲乏。(圖片來源:Rho Motion)

雖然北美和歐洲市場的成長幅度不如中國,但也顯示出電動化轉型的持續推進,北美市場在9月的交付量達到15萬輛,成長率為4.3%,而歐洲市場的銷量成長了4.2%,達到30萬輛,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市場的成長特別亮眼,達到24%,而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也呈現出小幅成長的趨勢,這些市場的表現顯示出,即使在面臨經濟挑戰的情況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仍然保持強勁,相比之下,歐洲市場在前九個月的電動車總銷量下降了4%,僅達到220萬輛。

特斯拉的銷售雖然下滑,但其他品牌的銷售表現成長許多。(圖片來源:特斯拉)

儘管特斯拉在2024年的銷量有所下滑,但全球電動車市場整體呈現出穩定成長的趨勢,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持續繁榮,不僅緩解了其他地區放緩的影響,也重新點燃了電動車行業的信心,雖然全球電動車的普及是大勢所趨,但近期部分市場的增長放緩曾引發擔憂,而這次9月的銷售高潮顯然為未來的發展注入了強心針。隨著中國市場的持續增長和其他市場的逐步復甦,全球電動化轉型的前景依然亮麗。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車神舒馬克冠軍車即將拍賣 估價將打破歷史紀錄

Next Post

櫻尾單桶單一麥芽系列正式在台上市,綠芽酒藏引進山海淬煉的桶中奇蹟

Related Posts

韭菜再割一波!美國特斯拉最高降幅15萬 台灣可望跟進

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在定價策略方面經常受到批評,尤其是他們經常性地調整車款售價,讓許多現任車主感到相當無奈,畢竟你很有可能這禮拜交車,下禮拜新車售價就下降10萬元以上,而今年度特斯拉即將迎來第五次的售價調整,整個特斯拉的產品線下降2~6%不等,在Model S以及Model X全車系將會降價5,000美金,折合台幣約15.2萬元。 還記得在2月份的時候,Model Y車系在台灣降價18~22萬元不等,而現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美國特斯拉又開始將全車系的價格做出調整,在入門車型的Model 3全車系都降價1,000美金,折合台幣大約是3萬元左右,基礎版本的Model 3售價為41,990美金…
看更多

Toyota Corolla Cross Hybrid美規發表 今年下半年傳改款有望

休旅車的盛行讓Corolla Cross越來越受到歡迎,從亞洲紅到歐美市場,現在美規車型推出了全新年式,並且導入了最新的第五代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擁有四驅的配置之下受到更多人的喜愛,而且價格方面也相當親民,售價約是2.8萬美金~3.1萬美金,折合台幣落在85~95萬的區間,將會受到更多小資家庭的喜愛,預計在今年六月將會開始陸續交車,而台灣市場則是傳出下半年將可能會導入小改款的車型,將會讓這類跨界休旅市場更為熱絡。 台灣目前的Corolla Cross也擁有油電動力,不過目前的動力系統還是1.8升的引擎搭配上油電系統,而目前美規新年式版本則是導入了2.0升的油電系統,這套Toyota第五代的油電動…
看更多

中國官方要求電動車品牌停止投資歐洲 徵收關稅成為雙面刃

中國商務部在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加徵高額關稅後,正式要求中國國內車廠暫停對支持該政策的歐盟國家進行投資,此次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課徵的進口稅最高達到45.3%,這是雙方在長期談判未果後的最終決策,這項決策在汽車產業引發激烈討論,並有可能對中國車廠及歐洲市場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此次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實施高額關稅的決定並非突然的決定,不久前歐盟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發現部分中國電動車品牌存在不公平的競爭關係,他們有著來自中國官方的大量補助,因而決定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不同公司面臨著不同的加稅幅度,這是根據其配合調查的程度以及受到的補助多寡而異,像是旗下擁有MG品牌的上汽集團面臨外加35.3%的關稅(…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