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賓士、BMW在聯手打造充電網絡 試圖在中國保有生存空間

賓士與BMW在中國聯手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將會以部署充電站為主要業務。(圖片來源:賓士、BMW)

充電站的佈局似乎成了所有品牌的爭奪焦點,而其實關於充電規格部分感覺上已經有了結果,以特斯拉為主的NACS被決大部分的品牌所接受,現在只剩下Stellantis汽車集團以及其他幾個相對較小的品牌尚未倒戈,但除了充電規格之外,充電站的部署也變成相當重要的一環,來自德國的兩個高級品牌賓士以及BMW現在將要聯手在中國成立充電網絡公司,

賓士在中國已經有自己的充電站,不過現在想要快速佈局將與BMW聯手。(圖片來源:賓士)

目前提到充電網絡的佈局,大家第一時間還是會聯想到Tesla特斯拉的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這應該是目前最穩定且佈局最廣泛的快速充電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倒戈使用NACS充電規格的一大原因,而現在Mercedes-Benz賓士以及BMW將要聯手在中國打造另一個充電網絡,他們已經合資成立了北京逸安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額為1億人民幣(約台幣4.4億元),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技術研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集中式快速充電站、車輛充電銷售、充電樁銷售…等。

BMW在中國既有的充電站其實也很多,而且支援到600kW是目前業界最高功率。(圖片來源:BMW)

在計劃當中的第一個充電站將會在今年推出,最一開始將會設置在新能源汽車特別受到歡迎的主要城市,而隨後這個全新的充電網絡將會擴大到全中國各地的小鎮以及地區,並且計劃將會在2026年底前建造至少1,000個快速充電站,並且擁有約7,000個充電接頭的設置,而其實不論是BMW或者是賓士,他們在中國其實都已經有自己的充電網絡,BMW在去年也啟動了超級充電站計畫,該品牌充電樁可以支援到600kW,是目前業界最高的水準,現在已經在中國17個城市擁有54個充電站,而且這些充電樁向所有品牌開放,不是只有BMW車主可以使用而已。

先前有七個品牌宣布在北美聯手成立充電網絡公司Ionna,其中就包含了賓士以及BMW。(圖片來源:Ionna)

而賓士在中國的成都、佛山、青島、重慶、昆明、武漢、蘇州和常州也都有設計自己的充電站,這也不是賓士與BMW他們在充電項目的首次合作,先前北美有七家公司聯合成立Ionna充電網絡,這七家公司包含GM、Honda、Hyundai、Kia、Stellantis還有BMW以及賓士,他們也預計將會在北美部署至少30,000充電接頭,並且每個充電站都擁有NACS以及CCS規格,看來雙B現在很想要趕快聯手佈局充電事業,畢竟在電動車充斥的未來,誰擁有最多的充電樁,恐怕將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特斯拉Model Y竟然有雙座車型 不只可以節稅還有更多續航里程

Next Post

金色三麥邀請20歲、20號出生、20人一起慶生,來店招待20杯生日酒與其他專屬款待!

Related Posts

B&W聯手麥拉倫打造Px8旗艦耳機 買超跑太遙遠 買耳機卡實在!

英國音響名廠Bowers & Wilkins Px8是頂級耳機,這回特別邀請英國超跑McLaren一同推出發燒精品,兩大英倫高手聯手,必屬佳作。 McLaren與Bowers & Wilkins從2015年開啟合作,這款Bowers & Wilkins Px8 McLaren Edition耳機設計靈感來自McLaren,色彩以電鍍灰為基底搭配象徵McLaren的木瓜橙。耳機兩側為Bowers & Wilkins字樣,頭帶佐以McLaren標誌,低調中展盡超跑格調。 Bowers & Wilkins使出全力為這款旗艦耳機融入高檔科技,採用高通新研發apt…
看更多

Audi Q4 Sportback e-tron 55試駕 四驅純電底盤成就性能與空間新境界!

各大廠造電動車已是趨勢,而Audi旗下的電動產品,就是我們所熟知的「e-tron」車系。e-tron這名字首度出現在Audi於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推出的e-tron Concept概念跑車,該名是Audi新世代環保動力的代名詞,其中包含純電及油電混合科技,爾後,Audi開始透過R18 e-tron quattro油電賽車積極參與利曼耐久賽事,累積研發純電動及Hybrid油電混和動力技術經驗。 積極研發電能 最新電將Q4 etron誕生 2011年,Audi以R8超跑為底,打造出R8 e-tron電動超跑,雖然最後未正式量產,但因該車是熱門電影《鋼鐵人》中、主角東尼史考特的愛車而聲名大噪。…
看更多

賓士將學習BMW的做法 未來電動車與燃油車款長相會更相似

隨著車輛進入電動化時代,傳統的汽車品牌面臨到車輛動力的轉變,而從燃油變成純電的過程當中,肯定會有兩種動力重疊的時候,現在就是那個尷尬的時期,而在車輛的外觀特色也因為品牌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策略,像是德國的兩大豪華品牌BMW以及Mercedes-Benz賓士就有不一樣的做法,現在賓士承認了自己的做法並不是最好的,並且要向BMW學習,也就是讓燃油車款與電動車長得更加類似。 雙B在轉換成電動車的過程當中,其品牌針對車輛的不同操作總是受到討論,現在市場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大家都認為BMW的作法更好,從這一世代的BMW車輛可以發現,他們將電動車款與燃油車款做的一模一樣,像是i7與7系列,基本上你很難從遠方察覺…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