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特斯拉超充站再進化 結合電影院以及餐廳將落腳洛杉磯

特斯拉超充站將進化成為電影院以及餐廳,首家新型態據點將會座落在洛杉磯。(圖片來源:特斯拉)

電動車快充站的設置成為了純電車款普及化的關鍵,而現在快速充電即便是最佳狀態,依舊要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將車輛充飽電,更不用說電網不穩定的狀態下,可能還會影響充電速度,而如果這段充電時間可以有別的享受,那麼大家可能會更願意駕駛電動車,特斯拉其實早在2018年就有這樣的想法,而這個概念終於將要在美國洛杉磯實現。

快速充電的速度雖然很快,但現在的技術可能還是要等待半小時以上車輛才會充飽。(圖片來源:特斯拉)

還記得多年前特斯拉Tesla剛推出之時,其主打的超級充電站讓人耳目一新,現在他們又要在充電領域有另一次的創新革命,除了擁有快速充電的本質之外,特斯拉將會賦予超級充電站更多功能,一個配有電影院以及餐廳的超充站獲得了洛杉磯政府的正式批准,Tesla Diner將會在洛杉磯的7001 W. Santa Monica Boulevard轉角處,而其實這樣的想法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被創辦人暨執行長Elon Musk提出,現在終於實現。

在這個充電基地將擁有32個超充車位,不過大家的焦點是其餐廳以及電影院。(圖片來源:特斯拉)

這項提案在2022年的時候提交給洛杉磯市政府,而在今年初的股東會上特斯拉又提到了這件事,並且展示了該基地即將呈現的模樣,在該據點將會有一個兩層樓的建築物,內部有兩個獨立的電影院以及32個超級充電站車位,原廠更表示這個餐廳將會為特斯拉客戶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充電體驗」,似乎也在強調著他們在餐點的用心程度上將會讓人感到非常特別,但其實特斯拉的超充速度本來就相當穩定且快速,要如何讓所有的超充車位都可以有最好的使用效率將會是一大重點。

該充電據點的建築物將會是兩層樓的設計,有兩個電影院以及餐廳。(圖片來源:特斯拉)

目前這個據點僅通過了洛杉磯市政府的批准而已,因此落成的時間尚未揭露,但相信他們應該很想要趕快打造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停車據點,尤其是這個餐廳開門之時,並不會只有特斯拉車主前來這個據點,肯定會有許多車迷朋友也想要朝聖,而如果這個據點的成效優異的話,很可能將會吸引其他地區也效仿學習,以後充電站將會是個極具吸引力的營業地點,而擁有超多超充站的特斯拉可能又可以藉由這個做法大賺一筆。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Kia EV5中型純電休旅車發表 成為Sportage的電動替代品

Next Post
Lexus LM 350h

第二排太座專屬 座椅外帶電動按摩太爽應該不會想去副駕煩你!

Related Posts

三菱打造新拉力車? Colt Performance樣貌驚人

三菱Mitsubishi捷克分公司推出了一款限量版Colt Performance車型,以致敬品牌過往的拉力賽輝煌成績,這輛車與我們熟知的Colt Plus沒有任何關係,其實他是一輛Renault Clio的貼牌車款,這輛車以引人注目的拉力賽塗裝和微微提升的性能為亮點,試圖在市場上喚起對三菱品牌賽車歷史的情懷,但這次他們似乎更強調外觀上的「性能感」,而非真正的性能。 Colt Performance採用了極具辨識度的拉力賽風格外觀塗裝,白色車身搭配啞光黑與紅色圖案,試圖再現三菱Ralliart時期的經典形象,車身還以紅色點綴了前水箱護罩、前分流器和側裙延伸件,再搭配上18吋OZ Racing …
看更多
BMW總代理汎德攜手全台經銷商建置最高充電功率可達350kW的BMW i高速充電站,iX xDrive50最快僅需6分鐘就能補充100km續航里程。

BMW i高速充電環台網絡全面串聯 啟動由北至南智慧電能生活圈

BMW總代理汎德積極擘劃全台電能生活藍圖,持續攜手全台經銷商建置BMW環台充電網絡,預計2023年Q2全台將會有15座BMW i高速充電站完工,同時更與中興電工iCharging合作,讓BMW電動車主享受高速公路服務區、市區熱點等交通匯集重點區域的iCharging高速充電站服務,預計今年底前BMW電動車主將可享有共43座、88組充電裝置的CCS1規格DC直流充電站。 另外,依據台灣消費者的用車習慣與生活型態,BMW總代理汎德更打造全台共200座BMW目的地充電站點,包含豪華度假飯店、大型百貨購物商圈與全面升級的全新台北101充電站點,打造優質且便捷的BMW環島充電網,不論在台灣何處都能暢意享…
看更多

中國成為首個電動車月銷量達100輛的國家 年增33%漲幅驚人

中國最近成為全球首個單月電動車銷量突破100萬輛的國家,這象徵著該國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這個里程碑是在2024年8月達成的,顯現中國在推動新能源車產業發展方面有著巨大成就,中國政府透過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新能源車企業的補貼,成功促進了電動車的快速普及,並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台灣一年的車輛銷售量近年來都達不到50萬輛,而中國光是在電動車市場部分,一個月就賣超過100萬輛,這也難怪全球各大汽車品牌前仆後繼想要到中國市場深耕,不過他們電動車銷量的成長主要還是來自中國本土企業,像是BYD比亞迪、小鵬、Nio蔚來等品牌,這些企業透過技術創新和價格優勢在市場中快速崛起,尤…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