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BMW預告全新1系列即將發表 性能M部門可能打造M1搶攻鋼炮市場

BMW 1系列可能擁有性能化的M1車型,而這輛車最快將在7月發表。(圖片來源:BMW)

BMW即將推出全新1系列大改款車型,不過在發表之前,原廠率先釋出了部分預告片,雖然整體造型還不能夠確認,但除了輪廓之外,BMW M官方帳號也分享了一張關於這輛車的照片,這似乎在預告著這輛車可能會有M車款,這將會是難能可貴的一輛小鋼砲,其動力可能會直接追上賓士AMG A45,雖然許多外媒的預測要跟上A45的機會非常渺茫。

最新的1系列(下)依舊維持五門掀背樣貌,而其燈組將會換上最新科技。(圖片來源:BMW)

全新的F70 1系列即將正式推出,這將會是一輛與現有F40相比非常不同的車輛,經過了大幅更新之後將擁有許多全新科技,現在預計將會於今年7月的時候正式發表,而在發表之前,原廠釋出了一段短片預告,該內容有著過去20年的許多車款,除了BMW之外,其性能子品牌BMW M也在官方的社群媒體當中附上一張F70的輪廓照片,並且說到:「即將推出一款新車型」,這讓許多車迷感到瘋狂,推測這可能是新世代車款將有M1的出現。

先前外媒就已經捕捉到全新1系列的性能版本,其空力套件相當具有侵略性。(影片來源:YT@autoevolution)

新款1系列將保持原本大家熟悉的五門掀背樣貌,不過將會擁有重新設計的前後保險桿,燈具部分將會換上全新的LED燈組,而從先前的間諜照也可以發現,性能車款將會擁有更具侵略性的空力套件,包含更有線條感的側裙,後尾翼部分也將會更寬大,同時擁有四出排氣尾管,很像是M135i xDrive,而內裝會上讓最新的BMW數位駕駛艙設計,整體的使用將會更加直覺,而下一代的1系列採用新版本的前驅架構,與BMW X1、X2以及Mini Cooper、Countryman車型共享底盤平台。

BMW原廠製作的預告影片,先回味的過去的1系列車款,預計將會在今年7月發表。(影片來源:BMW)

目前的M135i xDrive配備了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來到306匹(PS)、45.9公斤米,而新款的性能車型肯定會有更高的輸出,M135i xDrive的主要對手也鎖定了Audi S3 Sportback和M-AMG A35 4Matic+,但如果是M1的話,其對手將會鎖定RS3 Sportback和A45 4Matic+,雖然這樣的機會相當渺茫,但我們懷抱著希望,這一切的解答都將在7月份的時候揭曉。

相關文章: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CX-60 33T AWD優缺點直白大公開 有著運動化的動力底盤和細膩內裝

Next Post

Toyota、Honda、Mazda全中招 日系大廠深陷造假風波

Related Posts

長青電動車款Leaf即將改頭換面?第三代將會變身時尚休旅跨界車款

雖然Nissan Leaf還稱不上是電動車的始祖,但是他可以說是量產電動車款當中,出現時間點非常早的產品,當然現在的電動車科技相對成熟,Leaf也早就失去了競爭力,但對於Nissan來說他們並沒有放棄這輛車,據了解將會在2026年推出第三代的Leaf,並且會將整體外觀大改變,想要從現在的五門掀背車款變身成為時尚的跨界休旅車款。 Nissan的概念車款一直以來都相當新穎,像在今年在日本移動產上看到的許多車系都讓車迷非常興奮,而在2021年的時候,他們也推出了一款轎跑跨界車輛Chill-Out Concept,據了解第三代的Leaf就是要從這輛概念車當中擷取靈感,而其開發工程也已經正在進行當中,預…
看更多

第三代Honda Amaze全新登場 入門小車搭載ADAS只要41.7萬元

Honda在印度市場推出第三代Amaze小型轎車,以升級的外觀設計、科技配備和安全性,在當地市場挑戰Suzuki Dzire、Hyundai Aura和Tata Tigor等競爭對手,儘管新車仍基於上一代的底盤開發,但全新的Amaze在內外設計和功能上進行了大幅改進,以滿足日益挑剔的消費者需求。 第三代Honda Amaze的外觀借鑒了更高級別的車型,特別是LED大燈與更加突出的水箱護罩,為這款小型轎車增添了些許精緻感,尾燈的設計也採用了燻黑處理,其靈感來自Honda City,但受限於小型轎車的結構比例,整體外觀仍保留了一些令人難以忽視的短車尾特徵,以及15吋的小型輪圈,無法掩蓋車身的緊湊感…
看更多

汽車品牌聯手反對NHTSA調查 史上第二大召回事件恐損失3,000億以上

相信車迷們都還記得先前Takata高田引發的氣囊召回災難,現在似乎又有另一個品牌可能會發生一樣的事情,來自美國的ARC Automotive也在氣囊被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認為有瑕疵,從2009年至今在美國已經發生了7起氣囊破裂的相關意外,甚至導致了2人死亡,因此ARC被要求回收6,700萬顆氣囊,但這卻讓車商們群起反對,而損失金額更是上看百億美金。 NHTSA現在正在努力阻止另一場氣囊災難,但是汽車業者同一時間也在努力避免召回的範圍過於廣泛,汽車品牌聯手表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
看更多